14.龍城飛將——李廣(2 / 2)

接連的失利對李廣刺激很大。特別是其堂弟李蔡,當年與他一道參軍,人品、才能皆不及他,如今已進爵安樂侯,位置三公了。過去的部將乃到土兵,許多人也都取得了封號。而自己血戰多年,官不過九卿,連爵位和封邑卻沒求得一個,長期的惆悵失落使李廣變得更加鬱鬱寡歡,沮喪萬分。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劉徹決定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遠征漠北,以徹底解除匈奴對漢邊郡的侵擾。李廣知悉後強烈要求出征,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衛青部前將軍。

出塞後,衛青從俘虜口中得知了匈奴首領伊雅斜單於的駐地,決定輕裝前進突襲。因來時他曾受過武帝私下告誡:“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恐不得所欲”,加之私心作崇,想借此役捕獲單於立功而使天子恢複其好友公子敖的侯爵與封邑,遂調李廣到右翼與右將軍趙食其合兵一處,從側翼進擊策應。然而因右翼行軍路線盡是荒漠,大軍迷路而延誤了會戰,使單於得以突破漢軍重圍遠循。衛青雖率部追殺,也未擒獲,隻得悻悻而返。在回軍路上,衛青遇到遲遲趕來的右翼兵馬,遂派長史攜酒敬奉李廣並詢問迷路緣由,意圖拉攏李廣將走失單於的責任推給右將軍趙食其,遭到正直的李廣拒絕。衛青大為惱火,又派長史催逼李廣的幕僚速去中軍核對行軍文書,意在籠絡李廣的左右為李廣開脫,李廣仍不為所動,坦然對長史說:“校尉們無罪,迷失道路的責任在我而不在他們,我是一軍之主,到時自會到大將軍處稟複。”從而把責任統統攬到自己身上。

按照法律,誤期當斬。雖可贖為庶人,但耗資甚巨,而李廣一向清廉,家無餘蓄,難籌巨資贖罪‘加之命途多舛,失意至極,慮及花甲之齡還要接受刀毛吏的質詢,遭其侮膊,遂萌死意。天色將晚,李廣巡營已畢,望著這些同生共死的將士,戀戀不舍地走回軍帳,悲憤地仰天長歎:“我自幼從軍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竟不能一當單於,這次可有了與單於交戰接手的機會,大將軍卻令我改變行軍路線,蒼天又讓我迷路。不當單於,天乎?人乎?!”說罷拔劍自刎,一代名將就這樣淒慘地含恨殞去。這正是壯誌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