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生卒年不詳,號: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戰國八將領之一,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餘歲。
趙奢的早期活動不詳。據《戰國策。趙策》載,他對趙勝說:“奢嚐抵罪居燕,燕以奢為上穀(燕郡,治所在今河北懷來縣,轄今張家門以東,呂平以北)守,燕之通穀要塞,奢習知之。”據此,他可能參與過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而在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亂”後,趙成、李兌專權,迫害武靈王近臣,正值燕陽王召賢,趙奢亡命入燕,得信任,被任命為那守。趙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兌失勢,受其迫害者陸續回國,趙奢可能此時才回到趙國。
趙惠文王時,趙奢初做趙國的田部吏(征收田賦的小官),收租稅,執法無私,因平原君家不肯出租,趙奢依法處置,殺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平原君發怒,要殺趙奢,趙奢說道:“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意思是說:“您是趙國的貴公子,現在縱容您家不奉行公事,那麼國法就會削弱;國法削弱了。
國家就會衰弱;國家衰弱,各國就會進兵侵犯;各國進兵侵犯,趙國就不能存在,那您還怎麼保持現在這樣的富貴呢?像您這樣地位高貴的人,如能奉公守法,那麼全國上下就會公平合理;上下公平合理,國家就強盛;國家強盛,趙國統治就鞏固了,您作為國君的親族,難道會被天下人輕視嗎?”平原君聽了這番道理,認為趙奢是位很賢能的人,向趙王介紹舉薦。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趙奢得到平原君的薦擢,被任命為治理全國賦稅的總管。趙奢管理全國的賦稅後,國家賦稅因之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國庫充實。
後來被任用做將軍,悉心治軍,對下嚴而和,凡有賞賜,必分給部屬。
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趙奢被任命為將軍,跨進軍事行列。他帶兵攻取了齊因的麥丘(今山東商河縣西北),趙王因得城大喜,為之加增進酒,以示權賀。這以後便開始了他早期的軍事生涯。
周赧王四十六年(趙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商議,問閼與“可救不?”廉頗回答:“道遠險狹,難救。”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又召問樂乘,樂乘所答與廉頗一樣。趙王又召趙奢商議。
趙奢認為:“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此議與趙王不謀而合。於是,趙王任命趙奢為將,率軍往解閼與之圍(參見閼與之戰)。
當時,秦軍在圍困閼與的同時,已經作了防止趙軍出兵救援的準備。他們發兵一支,向東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縣西南),以成犄角之勢,牽製趙軍行動。趙奢偵知秦軍這一部署,從邯鄲出發才30裏就下令安營紮寨,命令軍中加固營壘,在營區周圍修築了許多屏障,故意做出毫無進取的姿態。並且命令部隊說:“有以軍事諫者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軍中有一人建議火速去救武安,趙奢立即把他殺掉了。這樣,一直過了28天,而且再次增築營壘。秦軍派遣間諜進入趙軍駐地偵察,趙奢以好飯食招待後把他放走。間諜把趙軍的情況報告給秦軍將領,秦將非常高興,秦將認為:趙軍“夫去國30裏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隨之,放鬆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