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龍伏於大澤,天降祥瑞,化澤為湖,後因河水改道,伏龍湖先人將磅礴的河水引入伏龍湖,後及萬民之力修建堤壩,疏通河道,引水東去,使得江邊百姓免受澇災之苦。後人為了紀念祖先,感恩祖先的庇護,將這條江改名為伏龍江,並自稱龍的傳人。
伏龍江邊伏龍城,伏龍城中伏龍府。伏龍出生的人,大多對伏龍二字有特殊的好感,男人希望人稱自己伏龍大人,女人希望人稱自己伏龍女,有兒女希望別人誇獎:有此伏龍兒,您老享福了!可伏龍是個尊貴的稱呼,曆來隻有最有威望的人才能有此稱呼,譬如曾是伏龍村的村長,曾是伏龍鎮的鎮長,到現在已經是伏龍城的城主。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才是最尊敬的。
伏龍城中,一座位於城東的宅邸中,充滿大人的歡笑和嬰兒的哭鬧聲。經過一夜的等待,終於是母子平安,小商人劉康中年得子,自然全家人是歡天喜地,被稱為小商人的劉康,衛老爺自然也難得大方了一把,賞給宅中仆人一月薪水,高興的仆人們大喊“恭喜老爺得伏龍兒!”我們的劉老爺自然也是一陣哈哈大笑,好不快活的樣子。“人生如此,夫複何求啊!哈哈哈...”劉老爺高興的大喊“不求我兒大富大貴,隻求我兒平平安安,常住家中孝順於我...”這時劉康又看上床上產後虛弱不醒的自己的夫人又加了一句“和他的娘親,我保我兒不愁吃穿”這樣略帶點得意忘形的宣言就這樣誕生了。
說來也稀罕,普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子女大富大貴,恰恰這劉康真是與眾不同,隻求兒子常住家中孝順雙親,給兒子的僅僅是不愁吃穿。仆人們聽到自家老爺的話也全是麵麵相覷,表示疑惑。自己老爺雖說不是富可敵國,也是腰纏萬貫啊。怎麼和我們這些下人的願望一樣啊,我們這一輩子不就圖個平平安安,不愁吃穿嗎?
“從此我兒取名為住,劉住,劉住,小劉住...”魏老爺小心翼翼地抱著自己的兒子回房間去了。“劉住?留住?老爺真希望自己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啊”仆人們想到,不過對自己這些仆人來說,老爺就是自己的天,恩,為了自己以後,一定要好好伺候好小少爺。所有仆人看到老爺對小少爺如此的寵愛,都下定決心要把希望寄托在小少爺的身上。
在伏龍城人看來如此簡單的,甚至會被某些人嗤之以鼻的願望,是沒出息的。伏龍城中,誰不希望將來有一天闖出一番事業被人成為伏龍大人,僅僅是把兒子留在身邊,這太可笑了!這以後不是嬌生慣養,是什麼?這劉康的兒子以後準沒出息。劉康老爺得話穿到城中,不少人都笑話,說劉老爺垂垂老矣,時日無多。這就是很罵人的話了,意思說他劉老爺要死了,生個孩子留在身邊為他送終。
流言傳到劉老爺得耳中,劉老爺哈哈一笑,什麼都沒說,仿佛是被人說穿的心事尷尬一笑,又好像在嘲笑他們不懂。人就是這麼容易先入為主,誰說留在身邊就是嬌生慣養,誰說留在身邊就是養老送終,誰說不愁吃穿就是胸無大誌?後來事實證明劉老爺對劉住的期望也變成了劉住對他兒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