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菊花生活(3 / 3)

菊花的香氣屬於幽香型,香氣淡淡,似有若無。古人曾用這樣的詩句來表現菊花的香氣:“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這是從側麵寫出了菊花的幽香。室中的菊花,幽香淡淡,久聞而不得其氣味,可是開啟窗戶,卻引來飛蝶。以飛蝶撲香來表現菊花的香氣,恰恰寫出菊花的幽香傳揚久遠。菊花不以香氣取勝,它的幽香隻是菊花欣賞的輔助內容。

菊花的姿態則是獨標風韻的。它的姿態變化萬千,為其他花卉所不能望其“項頸”。菊花按其花形的大小,可分為大菊、中菊、小菊。花的直徑在12厘米以上者為大菊,花的直徑中6—12厘米者為中菊,小於6厘米者為小菊。就其菊花的形狀看,有單輪型、繡球型、垂簾型、射線型、飛舞型、托掛型,形態多種多樣,變化豐富多彩。如太真圖,屬於飛舞型,花瓣為管瓣,間有匙瓣卷抱,外長瓣若飛若舞般飄垂,給人以瀟灑、奔放的感覺。又如陶然醉,屬於繡球型,花瓣為內曲平瓣和內曲平匙瓣,內外長度一致,匙瓣向心疊抱成球形,巨輪豐厚,十分壯觀。人們喜愛菊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氣象萬千的姿態所吸引。同樣是賞花,如果你到菊園徜徉,就會感到菊花的千姿百態、斑斕色彩在群芳中是獨占鼇頭的。

菊花的花色、香氣和姿態屬於花的外在的品質,讓人感受到外形的、直觀的、具象的美,恰如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婷婷玉立,嫋娜多姿一樣給人以美感。然而,真正體現菊花的神態、氣質和風格的還是它的神韻。菊花的內在美、抽象美和藝術美都是通過它的神韻體現出來的。在觀賞花卉時,隻有領略到花的氣質、神態、風韻,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品格,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感。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欣賞菊花的花色、香氣、姿態之餘,開啟自己的有關菊花的生長習性、特征的知識庫,並由此引發想象和聯想,將其本身的能指意義賦予其隱含著思想內蘊的所指意義。就是說把無情的菊花賦予有情的蘊涵。古人曾對一些名花做過這樣的概括:“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濃妝;杏嬌疏雨,菊傲寒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階砌,金蓮冉冉池塘;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冷豔寒江。”這裏對這些名花的特性的概括,既著眼於花的形態、特征、氣質、品格,又聯係到它們的生存、生長的環境,並在此基礎上突出了花的神韻。譬如“菊傲寒霜”,概括出菊花開放的季節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一派肅殺景象的秋季,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菊花的適應寒霜的外在品格;而它那“傲寒霜”的生存能力,又讓人聯想到品格高潔、不為嚴酷環境的所屈從的特立獨行的精神,從而使之贏得了隱含於菊花的具象美之外的獨特神韻。在欣賞菊花時要想得到這種神韻,一是要對菊花的生存生長知識有所了解和把握,二是對社會生活要有豐富的體驗,三是要善於張開想象的翅膀,能夠把相關、相連或相近的事物有機地聯係到一起,生發出自己所獨有,別人也認同的感受。這是一個以文化修養為前提,借助於形象化的聯想來陶冶情操的思維過程,也是一種自愉自樂的藝術欣賞活動。

應該看到,這種欣賞活動常常受到欣賞者主觀情緒的影響,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同樣是菊花,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眼裏是“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孤寂淒苦的李清照筆下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而在農民起義首領黃巢的心目中,則是“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可見,欣賞菊花時的神韻感受,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與個人的文化修養、生活閱曆和聯想程度密切相關的。如果一味地依傍他人,亦步亦趨,就會衝淡神韻的享受。

菊花的色彩

觀賞菊花除形態美外,還提供色彩美,色彩敷在花形體外麵,色彩與形態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色彩美比形態美更有魅力。

色彩作用於我們經係統,色彩能夠表現出感情,但隻是靠人的聯想,同時還會發出由視覺轉化為聽覺的聯想,如色彩的韻律感和鬧感,好似聽到色彩的聲音一樣,但都是條件的反射,菊花色彩是給人享受的。

紅色,能引起興奮愉快,燃燒!

白色,能產生純淨、清雅、潔靜。

黃色,燦爛明亮,健康向上,華麗。

菊花又名壽客,為菊科菊屬植物。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美,色彩絢麗,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亮節、清雅潔身的象征。也是我國栽培曆史最悠久的傳統名花。

菊花在8世紀前後,由我國傳到日本。17世紀末,荷蘭商人將我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60年代傳入英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我國菊花遍及全球。目前,菊花已成為國際市場銷售量最大的品種之一。在日本,年產菊花20億支,產值達到12億美無,排日本切花銷售額的首位。近期發展起來的盆菊,年產值1800萬美元,產量為640萬盆,列盆栽花卉產值的第十一位。在荷蘭,切花菊年產值3.7億美元,列荷蘭切花銷售額的第二位,盆栽菊花產值2690萬美元,列荷蘭盆花產值的第五位。在美國,切花菊的年產值為1700萬美元,而盆栽菊的產值為8400萬美元,列開花盆栽植物產值的第二位。同時,切花菊和盆栽菊在歐洲栽培十分普遍,德國。英國、波蘭、西班牙、匈牙利、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都有一定規模的栽培。在亞洲,除日本以外,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栽培菊花的麵積均不小。在盆栽菊的育種和改良方麵,英國的戈德斯托克(Goldstock)育種公司和克林格德(Cleangro)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盆栽菊育種搖籃,每年推出全新的盆菊新品種。美國的約德兄弟(YoderBrothers)公司和赫梅特(Hummert)國際公司在盆菊的育種、繁殖和栽培上曆史悠久,成就突出。荷蘭的菲德斯公司和科寧克萊傑克·範·紮登公司以及以色列的丹齊傑公司在國際上都有極高的聲望,它們生產的盆菊種苗或產品都是國際名牌。

我國菊花的栽培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已有記載。自晉代起,人們將菊花作為觀賞植物。至唐代己有不同花色的品種先後出現。到了宋代,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發展到盆栽,並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種有了較大的發展。明代菊花又有發展,王象晉的《群芳譜》記錄菊270種,分黃、紅、粉、白、異品等類。還有高濂的《遵生八箋》記錄菊185種,並總結出種菊八法。明末清初,日本菊花已經輸入。清代藝菊之風更盛。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南京金陵大學園藝係為國家保存了良菊630種。到1953年上海的菊花隻存150多種,但後來藝菊事業迅速得到恢複,上海、北京和南京等地收集和整理菊花品種。其中南京農業大學對中國菊花品種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整理出3000多個品種。目前,我國菊花的栽培十分普遍,菊花的銷售量也占據首位,盆菊和切花菊並肩發展,栽培品種上除保留傳統品種以外,自己培育新品種和引種相結合,加速了菊花栽培的發展。

§§第五章 天香桂子落紛紛——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