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權威領導及其影響(2 / 3)

淵博的學識是毛澤東成為傑出的政治領袖的又一得天獨厚的素質。他之所以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戰略眼光更寬廣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毛澤東的學識除了來自對中國革命實踐鬥爭的經驗總結,還源於中國傳統的國學和馬列主義理論。毛澤東特別喜歡閱讀中國文史書籍,從經史子集到稗官小說無不涉及,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受經世致用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他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他十分鄙視“信而好古”和“言必稱希臘”的迂腐書呆子習氣,注重從曆史中提煉有益的積極成分。曆史證明,毛澤東的成功,與他從中國曆史文化中不斷汲取豐富的營養有著密切關聯。從中國傳統的哲學智慧、政治謀略、革命策略、文學精粹到軍事戰略戰術、曆史經驗教訓等等,不一而足,應有盡有,造就了他獨特的深深植根於中國古老大地的文韜武略。周恩來曾說:“讀古書使他(指毛澤東——引者)的知識更廣更博,更增加了他的偉大。”毛澤東的思想確乎吸收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文化遺產。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曆來強調“尊重曆史”,不能割斷曆史,曆史的經驗值得重視。中國化的馬列主義理論也是毛澤東學識的重大組成部分。他之研究馬列主義,同樣受實踐理性的支配,學以致用,按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以馬列主義的“矢”來射中國革命這個“的”。

在中國曆史上,一個軍事家並不一定是政治家,但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則往往同時又是軍事家。戰爭年代的領袖人物還必須具備能在革命舞台上導演出威武雄壯的活劇的軍事才能。毛澤東也首先是作為一個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和策略家,不斷地在戰爭中戰勝敵人而獲得威信和地位的。他的曆史地位之所以能在遵義會議上得到全黨的體認,出色的軍事才幹確是一個重要因素。毛澤東卓越的軍事才能除天賦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古代兵法(毛澤東曾說他的確讀過不少兵書)和曆代農民戰爭及現實革命鬥爭的經驗總結。他的軍事理論有傳統的繼承,也有獨特的創造,在長期革命戰爭生涯中,日臻完善,輝煌奪目,取得赫赫戰功,誠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也構成了毛澤東領導權威的一大支柱。

人類社會總是經常性地處於不斷遭受自然的和人為的、內部的和外部的各種挑戰過程中,隻有對這種挑戰作出成功的反應才能維持它的生存並獲得發展。偉人的超凡魅力一般都在遭受嚴重挑戰的危機時期才會得到呈現。沒有挑戰,就不能顯示英雄本色,戰時的挑戰使領導人所顯示出來的品格易於衡量。由於毛澤東一貫奉行經世致用、身體力行的準則,對中國曆史和社會有著深刻理解,具有廣博的學識,加上傑出的軍事才能,這些特殊的品質遠非陳獨秀、瞿秋白、王明等所能比擬。他具備出眾的組織才能和駕馭手腕。在黨內鬥爭中,他摒棄了陳獨秀的家長製作風、瞿秋白的“懲辦主義”和王明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而采取“團結——批評——團結”的剛柔相濟的原則,在對敵鬥爭中則采用剛強與靈活相結合的策略手段。所有這一切使他比其他人更能在一場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村為陣地的革命戰爭環境中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充分發揮一個具有淵博學識的知識分子的領導作用。中國革命選擇毛澤東作為自己的領袖是曆史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

權威不僅是合法化的權力,而且是由於個人的特殊才能、專長、品格或作出的貢獻而形成的一種威望。它是“高度有效的影響力形式”。它不是人為樹立的,而隻能在實踐過程中從一個人的內在實力和人格中自然滲透出來。

按照韋伯的經典理論,領導權威的合法性具有三種類型,即傳統的、法理的和個性魅力型的權威。但純粹的典型在人類曆史上是罕見的,各種類型具有不穩定性及相互轉變的趨勢。毛澤東的權威兼具法理型和個性魅力型兩種類型,而後者更為突出。尼克鬆認識到毛澤東的確“具有能夠吸引狂熱追隨者的領袖人物的超人魅力”。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連他的政敵也承認他的超凡魅力。

具有特殊的品質,使毛澤東超出一般人之上,並被認為是超自然的超人,或者至少具有非凡的才能。在這些特殊的才能被認識之後,人們開始帶著崇敬的心情服從他的領導。周恩來就是典型的例子。20世紀20年代後期和30年代初,周恩來在黨內的地位及名望高於毛澤東,在社會上也是一位更有名氣的共產黨人。但是,在同蔣介石的長期鬥爭過程中,特別是在保衛根據地、反“圍剿”戰役中,周恩來開始認識到,毛澤東富有創造性的戰略——把農民組織起來,以農村包圍城市——是挽救中國革命的唯一辦法。他認為,隻有毛澤東能使紅軍重整旗鼓,也隻有他能扭轉局勢。周恩來對毛澤東的傑出才幹深信不疑,服從他的領導,自己甘願做他的助手。從1935年開始,由於周恩來及無數久經考驗的同誌的強有力擁護和努力,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

在長期革命鬥爭的歲月裏,毛澤東幾乎成了一種符號、一個象征,他代表著正確,代表著勝利。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革命避免了很多曲折和彎路,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毛澤東的超魅力正是在以後一係列近乎不可思議的勝利中得到強化,深深積澱在人們的理性與潛意識之中,成為自覺不自覺的信仰。在曆史的轉折關頭,他成了扭轉乾坤的關鍵;在重大的決策麵前,他的意見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黨內發生意見分歧時,大部分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向他的方麵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