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大衛·奧格威的哲學(2 / 2)

1991年,奧格威在寫給中國讀者的文章中強調,他對廣告的原則性意見在今天的市場仍起作用,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正確。在回憶錄中,他寫道:除開廣告之外,我是一個可憐的笨蛋。我讀不了資產負債表,不會使用電腦,不會滑雪、打高爾夫,也不會畫畫。但是一說到廣告,《廣告時代》(Advertising Age)說我是‘廣告業的創意之王’。《財富》(Fortune)發表過一篇關於我的文章,把文章的題目定為:‘奧格威是個天才嗎?’我要我的律師就那個問號起訴編輯。後來沒有多久,我成了一座熄滅了的火山……我被麥迪遜大街的喧囂喂肥了,跑到了法國的中部,在那裏搞點園藝……

奧格威對今天的廣告業有尖銳批評,他認為廣告麵臨著三個具有危機性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製造商們花在打折銷售上的錢是他們花在廣告上的錢的兩倍。他們用打折的辦法獲取銷量,而不是使用廣告來建立強有力的品牌。這是任何一個傻瓜蛋都可以做到的。

他在一次演講中呼籲:“靠打折促銷建立不起無法摧毀的形象,而隻有無法摧毀的形象才能使你的品牌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個問題是,廣告公司受到把廣告看成是一種前衛藝術形式的人的騷擾。他們一生裏什麼也沒有賣出去;他們的野心是獲得戛納廣告節的獎項;他們誘騙不幸的客戶一年花幾百萬來讓他們展示他們的獨創性;他們對他們宣傳的產品不感興趣,還認為消費者也不,所以,他們幾乎一點不提產品的優點。他們充其量是些讓人找樂的人,而且是很蹩腳的。奧格威憤怒地舉例說:“我在一次午餐會上聽到一位憤怒的製造商把這些自命不凡的蠢材叫做裝模作樣的娘娘腔。按照我受到的教育,要是我沒有花5年時間挨門挨戶地推銷炊具的經驗的話,今天我也會落進這個陷阱裏去的。”

第三個問題是,廣告公司依然在浪費他們客戶的錢來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奧格威曾在一次10個小時的火車旅行中,讀了3本雜誌裏的廣告。它們大多數違反了他多年以前就發現的基本原則。創作這些廣告的文案撰稿人和藝術指導都是些無知的票友。

作為唯一一個從幹調查起家的“創意”高手,奧格威留下了最後的願望和寶貴的經驗:

(1)創作成功的廣告是一門手藝,一部分靠靈感,但是基本上是靠知識和勤奮。如果你具備一定的天賦,而且知道什麼技術對收銀機有作用,那你就能長久地幹下去。

(2)去逗人樂而不是去銷售的誘惑,是一種接觸傳染疾病。

(3)一個廣告和另外一個廣告之間的差異是用銷售力的尺度來衡量的,它可以是19:1.

(4)在你動手寫你的廣告之前,先研究產品是值得的。

(5)成功的關鍵在於允諾給消費者好處——諸如更好的味道、清洗得更白、每一加侖可以多跑些路、膚色更好等。

(6)絕大多數廣告的職責不是勸說人們來試用你的產品,而是勸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比使用其他品牌產品更多地使用你的產品。

(7)在一個國家裏有效的方法,幾乎總在其他國家也有效。

(8)雜誌編輯是比幹廣告的人更好的傳播人員。拷貝他們的技術。

(9)大部分廣告方案都太複雜。它們反映了太多目標,而且試圖迎和太多的客戶主管的不同的看法。企圖涵蓋太多的東西,就什麼事也成不了。這樣的廣告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委員會的會議記錄。

(10)不要讓男人寫婦女們購買的產品的廣告。

(11)好廣告可以使用多年而不會喪失銷售力。

一日經商,終生行商。大衛·奧格威做到了。

奧格威認為“標題代表著為一則廣告所花費用的80%”,他最喜歡的標題——(1)治療脫發的羊毛脂廣告:你見過不長毛的羊嗎?(2)痔瘡藥廣告:給我們寄錢來,我們給您治痔瘡;要不就留著您的錢,也留著您的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