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我要你親我一下(2 / 2)

“不說話說是在想我了。”她是不是在怪他把她鬧鍾給關了,害她不能按時跟羅珊現一起去L市。

“我才沒有想你,我現在要看文件了。”她坐了一下午的車,現在還要看文件,真都快累死了,還要來應付他。

“不想我,那我看,電話我們就一直講著吧!我現在好閑。”不想他,還用要看文件來掛他電話,門都沒有,窗戶就更不用說了。

“我想你,想你還不就是嘛!”他就隻知道來欺負她,他怎麼不去欺負別人去,讓她好休息一下。

非要他用這一招,她才會就犯。“想我就好,我要你親我一下。”

“這要怎樣親。”又不是在她身邊,說親就親的。

“對著電話親呀!”她怎麼這樣笨,這個都不知道。

韓冬兒又在心理罵了莫聽白不知道多少遍,就他會想這一些有的沒的,來折騰她,但是她還是照做的,對著手機很用力的啵了一聲。

莫聽白聽到電話裏麵傳來她親的聲音,很滿意的笑著。“那我掛電話了,你早點休息。”他好不想掛了電話,為了不想影響她工作,他就隻好忍著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的韓冬兒反而沒有心細工作了,她現在怎麼很享受他給她電話的過程,看來她真是受虐的體質,不過這讓她想到一小短文《親愛的,下一個不見得會更好》

曾經深愛的兩個人為什麼會分手?

我想大抵是這樣,陷入熱戀中人往往會忽略甚至美化對方的缺點,可激情退卻後,理智回歸,漸漸開始審視對方身上的缺點,再與當初所謂的的美好相比較,不免驚歎相差甚遠。於是開始慢慢失望,會感到委屈,總覺得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人,也堅定不移地認為,下一個,一定會更好!可是親愛的,聽我一言,下一個不見得會更好。

親愛的,下一個不見得會更好

當年決定嫁給孩子她爸時,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反對。好友們苦口婆心的勸我:“你值得擁有更好的人!”“分了吧!下一個,一定會更好!”每每此時,我都一臉平靜地問他們:

“什麼是更好的?”

大家幾乎不約而同脫口而出:“有車有房啊!”

我笑了,“我倆如此努力上進,房子和車是遲早的事情!”

大家還是不甘心,生怕我被所謂的愛情衝昏頭腦,繼續遊說我:“你看他身上缺點那麼多!脾氣暴躁,又不夠溫柔體貼,成熟不足幼稚有餘,還不顧家… …”我又笑了: “他的這些缺點我都知道,但那又怎樣?我也不完美啊。”

是的,我又不是零缺點無瑕疵的完美小姐,怎能奢望會遇到一個完美先生呢?

我從不認為,下一個會更好,因為不想錯過以後,再用一輩子來悔恨和懷念,所以,我一直堅信,我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古希臘著名哲學導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學生請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帶學生們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每人去麥田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並規定不能走回頭路,且隻能摘一支。弟子們在麥田裏走啊走,大麥穗見了一個又一個,但他們總以為還有更大的在前麵!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想著下一個麥穗會更大更好!於是就這樣和“最大的麥穗”失之交臂,歸來時兩手空空。

生活中,男女之間在尋找伴侶時,總渴望找到最優秀的最完美的那個人,他們固執地認為,好的還在後麵,下一個一定會更好!可是,誰又知道站在你眼前的人兒是不是最合適的那個呢?因為挑剔和錯過,最後淪為剩男剩女。當然,追求優秀完美的伴侶並沒錯,隻是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隻有我們自己足夠優秀,才值得擁有更加美好的人,況且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所以珍惜自己所擁有,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且行且珍惜,明明很簡單的道理,而我們到底被什麼迷惑了心智?

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是能準確無誤的指出對方身上的缺點,卻往往忽略自身的缺陷。總是嫌棄自己的另一半不夠稱心如意。

外貌出眾的,會招蜂引蝶;長相一般的,拿不出手;事業心太強的,不夠顧家;體貼顧家的,能力又太差;飽腹詩書,才華橫溢的,男的風流,女的矯情;肚子裏墨水不多的,又沒有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