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國見我不相信,就說起了這個老前輩在獄中的事。
徐衛國剛入監時正碰見其他人欺負老犯人,看不過眼搭了把手。聽同牢房的人說,以前老犯人在監獄裏呼風喚雨,是個人物,不然不會鼓動那麼多人越獄,但自從第二次越獄後,人就變的癡癡呆呆,徐衛國有家傳淵源,又從事過地勘工作,一看對方氣度容貌就知道此人以前也是個地勘老手,自此徐衛國和老犯人熟悉起來,但對方大多時候癡癡呆呆,說話有一搭沒一搭,近半年的接觸也不摸底,隻是老犯人有個奇怪的現象,每次打雷下雨他似乎都能準確預測出來,躲在牢房裏,死活不願出來。聽其他人說,這是老犯人第二次越獄後留下的後遺症。那條地道在老犯人退出後隨著一場暴雨塌陷了。
有次監獄東南角瞭望塔塌了,起因是地麵出現個陷坑,老犯人突然變得異常清醒,圍著陷坑轉了幾圈,問徐衛國這個坑是做什麼用的,徐衛國覺得很奇怪,雨水衝刷,土質鬆軟造成的陷坑是很平常的,這有什麼奇特。但是老犯人卻搖搖頭,步測了下周邊隆土,地形起伏,坑陷帶動的凹型印痕,冒出了讓徐衛國大吃一驚的判斷,地下是以前古代老衙門舊址,然後讓徐衛國上報上去,說可以減刑。
徐衛國從事地質研究多年,從沒聽過這樣勘測法,但是憑職業直覺他覺得老犯人不會空穴來風,監獄知道徐衛國以前是搞地質的,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組織人下挖,果然在地下挖出沉陷的一座大宅,考古人員檢測後證實的確是一座古代老衙門。
徐衛國算是長了見識,他想起有次聽爺爺說起過古文獻有種勘測方式叫"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據說隻知其名,但是具體方法沒有流傳下來,憑借的不是儀器,而是極其豐富的地理,勘測經驗。古代官邸建築規格極其標準,老犯人能根據土壤透水性、含沙量、實地高低起伏換算出地下距離,建築規格。其掌握的地測技術確實神秘。
監獄要給徐衛國減刑,他要把老犯人也報上去,但是對方死活不肯,隻提出一個要求,跟從考古隊一起下去,監獄同意了,下去轉了沒兩圈老犯人麵色沉重的拉著徐衛國上來,說下麵以前有人來過了,以後這坑不能再下了,否則非出事不可。徐衛國學的是地勘,多年從事的也是這方麵經驗,雖說考古和地勘都是在地裏找活,但隔行如隔山,如果他是從事考古多年的老手,就明白老犯人的話裏意思,以後的厄運就不會降臨。
事後老犯人給徐衛國說古衙門下麵還是一座監獄,建於什麼年份無從考證。但是他可以很肯定的結論,這個古代監獄考古人員無論如何,發掘不出。徐衛國覺得有些奇怪,要知道考古工作是很細密,嚴縝的,依照現在的考古水平,沒理由老犯人一眼就能判斷出的,考古人員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