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堅持到最後才是勝利(2 / 3)

偉大的牛頓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由於在測量地球圓周時發生了一個細小的偏差,他就繼續堅持實驗。二十年後,他才糾正了自己的小錯誤,向世人揭示了蘋果落地與行星在軌道上運行的現象都是受萬有引力的影響。

約翰·羅斯金曾經借用約舒亞·雷諾茲的話說:“即使擁有才華,也要刻苦鑽研;沒有才華也不要灰心喪氣,要知道勤能補拙;擁有才華,隻是能夠如虎添翼罷了。”原始人在與敵人搏鬥的時候,隻有一個目標,即使犧牲生命也要戰勝敵人。要知道我們敬奉的偉大人物的精神也能夠鼓舞我們不斷進取。

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昨天還是拿破侖的手下敗將,可是一天之後,他就又出現在滑鐵盧的戰場上了。於是,他也讓他的戰爭對手飽嚐了恐懼與死亡的折磨。事實上,衝突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對立一方的存在能夠激發自身的奮鬥激情。通常情況下,人們每經曆一次挫折就會積累一份經驗,也就增長了一份能力;不斷積蓄力量之後,才能更加勇敢地麵對一切困難。

1492年2月,哥倫布來到愛爾罕布拉宮,希望得到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合王後伊薩貝拉的支持,但是他沒有成功。在他騎著騾子離開宮殿的時候,他十分消沉。很久以前,他就認為地球是個球體。因為當時海上發現了刻有圖案的木片和在葡萄牙發現了兩具屍體,都使得哥倫布認為它們是從人們尚未知道的島嶼上漂過來的。他曾經希望得到葡萄牙國王的幫助,以至能夠找到那些島嶼,然而國王表麵上答應他了,但是卻暗自派考察隊去考察了。

窮困潦倒的哥倫布依靠為他人畫圖表為生。在他的妻子去世後,人們認為他的精神有了問題,幾乎對他視而不見,大臣們對他向西航行的計劃更是嗤之以鼻。哥倫布說:“既然太陽和月亮是圓形的,為什麼地球就不能是圓形的呢?”大臣們問他:“如果地球是圓形的,那麼它的支點在哪裏?”哥倫布發問道:“那太陽與月亮的支點又在哪裏呢?”一位博士問他:“如果地球是圓形的,那麼地球另一邊的人就得像天花板上的蒼蠅一樣,頭朝下而腳朝上,那是可能的嗎?如果樹的根不在土壤裏麵,而是在上麵,那麼它又怎麼能生長呢?”一位哲學家說:“那樣的話,池塘裏麵的水就會向外流,我們也根本無法站起來。”牧師也說道:“這與《聖經》的記載是完全不符的,它明明說地球是平直的。如果你說它是圓的,那麼你就一定是異端。”

就在哥倫布因為不被任何人認可,而準備效力查理七世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皇後伊薩貝拉的朋友建議她,如果哥倫布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隻要花費很小的成本就能夠提高她統治的聲譽。於是皇後將自己的珠寶拿去抵押,將換來的錢交給哥倫布作為經費,讓他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就這樣,哥倫布的事業出現了轉機,整個世界也出現了轉機。當時,沒有一個水手願意跟隨他航行,直到國王命令他們去,他們才不情願地與哥倫布一起登船。於是,他們乘坐“平塔號”開始了漫長而又艱難的航行。由於船隻很小,剛起航三天,船舵就折斷了。水手們便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對航行更加失去了信心。直到哥倫布向他們講述了印度的美好景象,形容那裏滿地都是珠寶的時候,水手們才能夠堅持和他繼續航行。

當船航行過加那利群島之後,磁針就失靈了,船上一陣騷亂,水手們再也不肯再航行下去了。哥倫布再三解釋說北極星本來就不在正北方,最終才平息了一場騷亂。當航行在距離出發點有兩千三百英裏的地方,他們發現在海上有漂流的櫻桃木,還時常有鳥兒飛過。在12月12日,他終於發現了新大陸。

希爾斯·菲爾德退休的時候發現自己擁有一大筆財富,他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鋪設一條連接歐洲與美國的電纜。這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事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無論是建造長達一千英裏的電報線路,還是穿越人煙稀少的森林,他都能勇敢地堅持了下去。整個工廠是十分浩大的,以至他本人的財力是無法支持的。

不過,他使出渾身解數說服了英國政府,得到了資助。然而,他的提案在議會中招到了強烈的反對,後來僅以一票的優勢得以通過。艱難的鋪設工作開始了。電纜的一頭在英國旗艦“阿伽門農”號上,另一頭在美國海軍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上;但是,剛鋪設了五英裏,電纜就卷到了機器裏而被弄斷了。

菲爾德沒有放棄,依舊重新鋪設。這次在鋪到二百英裏的時候,電流突然中斷了,人們陷入了無比的焦急與恐懼之中。菲爾德下令割斷電纜,放棄這次實驗,突然電流又奇跡般地出現了,但是已經於事無補了。在夜間鋪設的時候,由於輪船不慎發生了傾斜,最終電纜還是被割斷了。

但是菲爾德依舊沒有放棄。他竟然購買了七百英裏長的電纜,還請專家設計了更好的機器,他本人製定了周密的鋪設計劃,準備繼續進行鋪設。最終兩艘軍艦在大西洋上回合了。但是就當它們分開駛向不同地方的時候,電纜又斷了,當接上的時候,電流又沒有了。

所有人都被折磨得沒有任何信心了,公眾對此事也持有懷疑的態度,投資者更是紛紛要放棄這項失敗的投資。就在這個時候,菲爾德先生憑借自己堅強的意誌力和非凡的口才,使鋪設工作又開始進行了。

第三次鋪設工程開始了,這次比較順利,電纜沒有中斷,此後就可以通過電纜發送消息了。就當作收尾工作的時候,突然電流又中斷了。

很多人都陷入了極其絕望的狀態,但是菲爾德仍然毫不氣餒,憑借自己堅強的意誌又找到了新的投資人,開始了新的鋪設工程。這次他購買了質量上乘的電纜。起初鋪設十分順利,但是在最後電纜突然折斷,掉入了海底。打撈了很多次也沒有成功。於是,鋪設工作又擱置了一年。

任何困難都不會嚇倒菲爾德,他的堅強意誌令人折服。他自己組建了公司,製造了性能更加優良的電纜。最終鋪設工作勝利地完成了。他發出來了第一份橫跨大西洋的電報,內容是:“1866年7月27日。我們晚上九點到達目的地,一切順利。感謝上帝!電纜運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