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習型區材料,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教天地
作者:顧海香
摘 要: 幼兒學習是在遊戲中進行的,為此教師著重打造每個學習型區域,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操作。然而在觀察幼兒活動情況時發現,有的幼兒對教師提供的材料並不是特別感興趣,有的往往是隻玩一次就不玩了;而有的材料幼兒特別感興趣。為了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更好地解放自己,我們進行了一係列探索、總結,了解到了學習型區域材料選擇對幼兒的重要性。
關鍵詞: 幼兒園 學習型區域 材料 創造潛能
在遊戲中,我們發現教師對區域材料的投放、幹預與幼兒的參與度有密切聯係。為了更好地解放幼兒對材料操作的思維與欲望,教師不僅要豐富區域材料讓材料變得靈動、活躍,而且要吸引幼兒,讓幼兒感興趣,願意玩、喜歡玩、有創造性地玩。
一、區域材料主題化,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根據教學,主題化。
首先,教學離不開主題。在主題教學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在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更樂於參與此類活動。如在中班主題《生日》中,發現孩子們已經有了相關生活經驗知道過生日的時候要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請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參加自己的生日會。於是根據這一主題,我們在每個區域中擺放了不同操作材料;在美工區擺放了彩色紙頭、剪刀、膠水、蠟筆,等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生日。有的通過自己的經驗利用這些材料製作成精美的生日卡片;有的畫上過生日時的場景;有的通過剪貼裝飾娃娃家營造出過生日的氛圍;而在閱讀區,孩子們自己帶來有關過生日的書講述書中的他們是怎樣過生日的。在益智區,我們通過擺設不同種類的蛋糕圖片讓幼兒進行觀察。有的用七巧板拚出三角形的蛋糕,不僅了解到圖形間的形狀,更在拚搭中感受到空間思維,比賽誰搭的蛋糕又高又大,等等。通過《生日》這一主題性區域,營造出強烈的主題氛圍,讓區域更豐富多彩。
2.根據季節,主體化。
當然除了教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學習型區域材料增添的依據。如同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我們可以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種季節性文化作為添加依據,不僅讓孩子在學習中有所認識,更在生活中有知識增進。如我們現在利用夏天這一季節讓孩子們觀察了解夏天來了有哪些變化?夏天到了誰會來呢?我們利用散步、鍛煉活動的休息時間,幼兒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了解到夏天到了花開了,草綠了,蝴蝶來了,蜻蜓來了,等等。我們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這一季節性事物蜻蜓進行區域材料增添。如增添有關蜻蜓的標本、蜻蜓的書籍、蜻蜓低飛帶來的自然現象,等等。製作蜻蜓、臨摹蜻蜓、表演蜻蜓等。這樣不僅讓區域變得主體化,而且激發孩子們的探索欲望。
孩子們在這樣的主題性區域中,不僅豐富了學習型區域的功能,而且有了一定的主題他們更樂於探索出不同的參與方法、模式。這樣一來很好地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輔助材料多樣化,激發幼兒操作欲望
以前區域材料的投放往往隻是為了方便教師管理,從而達到操作這一材料所要實現的目標。《指南》指出學習型區域材料就是把目標隱性化。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操作欲望。我們不再強調孩子在這一材料中目標的達成度,而是關注孩子是怎麼玩的。於是根據觀察發現孩子們的玩法五花八門,所以在區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