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更新(2 / 3)

館陶翁主:“妝(⊙o⊙)奩??!”

阿嬌先是愣了愣,

然後現出完全不可思議的表情;

隨即,又換成調皮的笑,搖著指頭問劉徹,是不是南宮公主太會花錢,把采邑的收入都用光光了,才逼得親弟弟不得不親自出麵四處搜羅淘換??

在大漢,皇家公主的嫁妝都由宗正出麵統一置備,所有公主人手一份,完全一樣。除此之外,公主們還會把自己封邑的收入積蓄起來,出宮時作為嫁妝的一部分一同帶走。

從來,隻聽說過帝室挑剔女婿家的聘禮不夠豐厚、不夠珍貴;從沒聽說哪位公主的嫁妝會‘不夠’!

劉徹表哥是閑及無事,跑來找她說玩笑(⊙_⊙)??

而回複給嬌嬌翁主的,

是大漢膠東王那一臉的無辜加無奈!!。

“咕~~(╯﹏╰)~~!”

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阿嬌做了個表示歉意的手勢——哎呀,她忘了,南宮公主情況的特殊性。

就象不是所有皇子都能在小小年紀就封王,也不是所有皇女都能早早得到湯沐邑的。

湯沐邑,是對公主的封邑的統稱。

封邑,又叫采邑,其本質是指‘采食之邑’。意思是冊封後,采邑的產出不再上繳國家,而是改為上交給封主。

換句話說,大漢帝國每封出去一塊封地,就意味著大漢國庫將減少相應一部分‘賦稅收入’!

那可都是(⊙o⊙)錢啊!

於是順理成章的,皇家子女具體能在何時獲得采邑,往往視其生母的受寵程度而定。

比如皇太子劉榮的同胞妹妹內史,就是三歲就封到了內史縣;當時栗夫人還得寵,內史又是和皇長子劉榮同母,所以比較受重視。

如果換成一個母親地位低下的皇女——比如德邑公主——就得等了;等到皇帝陛下在日理萬機之餘的某個不定時刻忽然‘想起’這個人來!德邑公主是在滿十五歲要行‘笄禮’時,由宗正出麵提醒,天子才抽空撥了個封邑。

王美人在掖庭中的處境不鹹不淡,既遠不如她的妹妹王夫人盛寵,但也沒到長年累月見不到皇帝一麵的淒涼地步。按漢宮的慣例,到七八歲上,二公主差不多也該封了。

恰在這當口,上一任南宮侯辭世了。南宮老侯在彌留之際向京都的皇帝上了封遺奏,表達了希望天子賜公主給長孫為妻的遺願。皇帝見老侯爵奏章寫得感人,又想起南宮家族也是皇家的近親,就查了查女兒們的年紀,將年齡差不多的王美人的二公主許配了過去。自此,按華夏的傳統,王美人二公主就有了正式的稱呼——南宮公主。

本來,皇帝打算同時給這個女兒封湯沐邑的。

不料這邊有司正查郡縣呢,那頭晁錯提出《削藩策》!!

於是整個朝野都亂了;各地諸侯王蠢蠢欲動,社稷甚至出現了不穩的危險預兆!到這時節,家國大事都忙不完,哪兒還顧得上一個小女孩的區區封地??

然後,

誰也沒料到,不甘寂寞的南宮公主竟會以那種愚蠢的方式在‘挑選和親公主’一事上╮(╯_╰)╭大大出把風頭!

天子陛下非常惱火,

自此對這個女兒的觀感急轉直下,態度也冷淡了許多——雖然本來也沒多熱情。

再後來,

以吳國楚國為首的叛軍挑起‘七國之亂’。皇帝陛下忙著調動全國的力量平叛,日夜擔心戰場的勝負,就更不可能想到南宮的湯沐邑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