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惡果(1)(1 / 2)

數日不見,如去幾載,君當念伊人。宣室殿內,劉徹靜靜地倚在龍榻上,雙手捧著《道德經》①細細翻看。讀得久了,心裏倒添了份疑惑。他心下想,如今社稷安定,帶河厲山②,當前更應將發展國力放在首位。前幾位先帝都推崇道家的無為而治早已不合目前國情。他放下書卷,喚來吉安:“吉安,自朕登基以來已有三個年頭,如今國家日益強盛,朕覺得祖宗的治國之道該作調整了。你覺得呢?”

吉安頓了頓道:“奴才隻是一個習武之人,隻懂得保護聖上,治國之道這種深奧的東西哪裏是奴才這種駑鈍之人所能明白的。您是天子,自然是對的。隻不過,太皇太後她老人家一直固守道家思想,會同意改革嗎?”

劉徹搖了搖頭,深感失望:“唉,朕雖貴為天子,但是權力卻不全在我的手中,真是可笑。一心想使國家更強大,卻不能盡展身手。”

吉安見自己觸及了他的難言之隱,不好意思地勸慰道:“都是奴才不好,讓您徒添煩惱。但是,無論如何您都是聖上,先前隻不過是登基未久,這時日一長了權力還是要歸還到您的手中。”

劉徹苦笑了一番,從龍榻上下來,淺吟一句:“但願如此吧。”

他緩緩地在殿內踏著方步,突覺腳下有異物,俯下身子去撿,原是一粒金丸③。吉安才定睛,便道:“這可能是韓大人留下的吧。他先前叫人來傳過話,說是要見皇上,奴才見著您在讀書,便想著遲些告訴您。”

劉徹淡然一笑:“不打緊,現在就去罷。”便讓吉安跟在身後,前去看望韓嫣。

走在路上,因著方下過雨,劉徹身著的深青赤螭龍紋朝袍拖遝的袍腳已被沾濕,他稍稍抬起袍子行著,恍惚之間望見遠處阿嬌及宛若的身影,心下生疑,那不正是去永巷的方向嗎?加之她前幾日在宣室殿說的胡話,實在是不安樂,便悄悄尾行。

又吩咐了吉安:“皇後好像是去永巷,你隨著朕去看個究竟。切記一路上要低調,不要打草驚蛇。”

吉安唱了唱諾,雙手抱拳大聲說道:“奴才遵命。”劉徹笑著就是一掌拍到了他頭上,他有些傻愣愣地揉了揉頭。

過了片刻,阿嬌宛若兩人已至永巷,劉徹也沒落下,隔得並不遠。

正在幹活的徽筠一見是皇後來了,便立即迎了過去請安。憤怒往往讓人將一切理性規矩置之腦後,阿嬌隻想早些處置了衛子夫。徽筠話未說完,她已揮袖免禮。隻道:“你快去把衛子夫和茹雪叫過來。”

徽筠連忙告及子夫和茹雪皇後娘娘的傳召,帶著幸災樂禍的笑意。子夫深知準沒好事,惱怒斥責:“林徽筠你這個卑鄙小人,沒想到你還真的出爾反爾。”又連聲唉歎:“我真是蠢鈍,早就不該相信小人。”

一旁的茹雪也是又恨又悔,緊握子夫的手說道:“也罷,我們還是敗於小人之手。總之如今我們尚在,先去看看到底會有什麼厄難。”

三人同行到了阿嬌跟前。子夫和茹雪一同行了跪拜禮,阿嬌並未讓她們起身,隻指向自己所不識的丫頭問:“你就是茹雪?”

茹雪鎮定頷首:“回娘娘,奴婢正是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