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叫席維斯·史泰龍。

翻開任何一部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都榜上有名。

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隻有不願爬起來的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一個打不倒的人。

細想一下,我們生命從起始就遇到挫折,生命就是一個戰勝挫折而走向成熟的過程。可以說挫折是人生走向成熟的催化劑,是磨礪意誌和毅力的砂輪。超越一次挫折,就使人得到一份自強不息的精神元素。挫折是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磨煉,是走向成功的前提和道路。

如今的社會很殘酷,使自己擺脫逆境的唯一方法不是等待救濟,而是自己製造機遇,自己努力去戰勝逆境。自助者天助!人類每適應一個逆境,就要麵臨更多的逆境,看似很痛苦,但正因為這無邊的痛苦,在無邊的黑暗中追尋星星之火,才形成了我們如今在自然界中獨一無二的智慧。

人類是聰明的,知道如何總結規律。古人以“頭懸梁,錐刺股”作為治學的標準,是為了給自己創造逆境,磨煉自己;李時珍翻越崇山峻嶺,嚐盡百草,用生死作賭注,在逆境下,終寫成《本草綱目》,為中醫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終竟“三千越甲可吞吳”。

人生道路也是如此。路,我們天天在走,但一帆風順並不都是好事。因為走的是直路、順路,人們常常會忽略路上那些有形或無形的障礙。因為忽略了,常常在順境中跌了大跤。

你的生活道路上可能會遭受不同的挫折,其實有挫折不一定是壞事,沒有挫折也不一定是好事。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要把挫折和失敗當成與人生較量和自我力量展示的機會,在戰勝挫折中使自己走向成熟。

不到高山,不知平地。不經過失敗,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曲折。挖掘潛能如挖井,挖掘過程也許是直線,也許是曲線,隻有那些堅信自己潛能的人,才能挖到水源。

與其哀歎自己命運不濟,不如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力,在多方思考中挖掘潛能,使理想付諸實現,最終轉敗為勝,轉危為安,扭轉戰局。

一個打不倒的人,不會在困難麵前叫苦不迭。他們在看到困難時不是裹足不前、束手無策,而是從主觀到客觀上尋求出路與方法,在走投無路時,就有可能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跡。

苦難的逆境,使庸者變得卑瑣乖戾,使強者變得堅韌聰慧。一切美好的東西是不會自然展現在你麵前的,那傷痕累累的心理感受,恰是生活給予你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