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木。我是一名80後,出生在江北平原的某個小村落。如果你從那個年代走來,可以想象一下農村那個物質依舊匱乏的時期,我們童年的模樣。基本就是割草放羊、三五夥伴下河捉魚、一群小夥伴毫無目的亂逛再去燒個紅薯窯。娛樂活動更簡單,一把冰糕棍就能玩上半天。因為跑的野,從小就曬得烏七八黑的,身體也倍兒棒。
雖然很多時候也守著電視機,但卻不知道那是中國足球比較牛逼的時期。因為我從小對足球就沒有印象。上小學後所能接觸的體育運動就是廣播體操。
很偶然的一個機會,小夥伴們不知道在哪裏搞了一個破球膽,稀罕了我們一大群小夥伴。因為我們當時能玩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不花一毛錢的。整個下午大家都如獲至寶一樣,在鄉間的小土路上,盡情的追逐和奔放,卻感不到絲毫的疲倦。直到幾年以後外出求學,接觸到了更多的新鮮事物,才知道當年玩的那個東西叫足球。
記憶中那個破球膽陪伴了我們很久。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以前不曾有過的快樂。但因為不曾了解,所以也隻是僅有的奔放的快樂,並不如現在一樣對足球有純粹的感情。
新世紀剛開始的時候,我來到縣城裏開始了我的初中生涯。因為是比較正規的學校,所有也有了比較正規的體育課。所以,也開始了我的故事……
“喂,上麵的那個小孩兒,你家是哪的?”“你今年多大了?”開學第一天,大家都帶著對新環境的好奇嘰嘰喳喳的互相了解著。可這一切好像都跟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我正躺在床上偷偷的掉眼淚。也不是有別人欺負了我,而是突然來到寄宿學校的我不爭氣的想家了。還好大家好像都忽略了我的存在,也讓我可以痛痛快快的哭上一夜。
一晚上大家聊了很久,基本上也都熟絡起來。對同宿舍的人也有了大致的認識。我們宿舍一共8人,除了一個家是縣城的,其他6個和我一樣都來自農村。
“起床了,趕緊起床,第一天上課大家可千萬別遲到。”宿舍長大聲的喊著。昨天夜裏聽大家自我介紹,我知道了這個壯壯的小胖子名叫張俊祺,聽聲音憨憨的,卻也感覺親切,沒想到還挺認真負責呢。
夜裏不知道哭到了什麼時候,反正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聽到小胖子的喊叫聲,我才知道,馬上又該上學了。很不情願的睜開了眼,大家都已經起來了。我以最快的速度起床完畢,大家看到我起來,宿舍的同學突然大叫一聲:“我C,林木你眼怎麼了?咋一夜就成國寶了?”說話的是我下鋪的張力,家是縣城裏的,不知道為什麼也非得在學校裏住。大家跟著一陣大笑,我不好意思的說:“可能沒有睡好吧。”
第一天上課,晨讀其實也就是大家的討論大會。大家都還繼續著對新事物的好奇。而我,心情則是依舊的不好,我真的想家。
第一節課,其實也不用上課。就是班主任過來給大家開個小會。講一些我們以後在學校裏的注意事項,當然最後仍不忘叮囑我們好好學習之類的話。我們班主任叫張育民,聽名字就知道他家裏從小對他有多大的期望。他很年輕,教政治的,上課從來不帶書的那種,很有範兒。後來通過多次的接觸與了解,才知道我們班主任原來是個地地道道的足球迷,國內外的足球軼事講起來頭頭是道。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以後的日子裏,他竟然成為了我們的足球啟蒙老師。
放學後,同宿舍的同學們都一起吃飯去了,而我卻無論如何都沒有胃口。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學校小賣部給家裏打了個電話,剛剛接通眼淚就止不住的嘩嘩往下流。那時候媽媽聽到我的電話,就急忙騎車子往學校趕。這種情況在那一段時間成為了常態。以至於後來好多同學都能看到我哭著往家打電話,大家還送給我了一個外號“小不點。”
9月份剛開學的天氣,還異常的炎熱。我家離學校大概有六七公裏,也談不上很遠,但在那個出行基本都是自行車的年代,天知道媽媽受了多大的苦。
畢竟我是在上學,媽媽也不可能一直都陪在我的身邊。我就對自己說,我要成長,我要變成堅強的男子漢。後來與同學們慢慢的接觸的多了,才知道大家大部分都比我離家還遠,都在更遠的鄉下。於是我想家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話。那時候我們的圈子都還很小,聊的最多的還是各自兒時的趣事。有時候說著說著就笑了,接著大家就一起笑了。慢慢的我們彼此了解了更多,也都逐漸的習慣了這種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