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憶往事心如刀割(1 / 2)

越王府中,張雲伊正輕聲慢步的往外書房走去,她有一日沒有見過王爺了,心裏自然是很掛念著他的,所以,等不到吃飯的時候,便急忙的去找他,想和他說說話兒。她尚未走近書房,便見到有人把守在門口,神情嚴肅的,像是隨時阻止有人走近。她便知道有人在書房中談著重要的事情,於是,便轉身往花園中走去,想著等書房中的人談完了事情再過來。

書房中,越王趙世年正坐在椅子上,細聽著隨從的彙報。

隻聽得那個儒生一般的人躬身說道:“已查明賀蘭心的身世並無可疑之處。父,賀國梁,世代均是明州人,是個小茶商;母,賀何氏,亦是明州人,體弱,不常出門,有一妹何如梅同住。賀蘭心六歲時父母病亡,由其姨何如梅撫養。後何如梅嫁入江府為側室,一年後難產而去,賀蘭心由江府撫養至今。賀何氏由出嫁到懷胎乃至生下賀蘭心,均有人親證。”所以,他才說賀蘭心的身世並無可疑之處。

趙世年撫摸著下巴,一臉的若有所思。半晌。他才說道:“辛苦你了,你先退下歇息吧。”那人領命,躬身退後幾步,轉身而去。

趙世年歎息一聲,臉色有些黯然。前日在街上偶遇賀蘭心,他驚為天人,倒不是因為她的貌美如花,而是,他覺得她很像一個人,一個故人。準確來說,是像他母親的姐姐,他的姨媽。

他想起姨媽,雖然是身處富貴顯赫之家,香脂濃粉卻未能使她憔悴的臉上增加幾分光彩,金釧珠飾也掩飾不住她眼中的痛苦與落寞,皆因她的女兒,他的表妹,在一歲時就被人帶離府邸,至今仍然未找到,並且生死未卜。

本來,姨媽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那時,他的姨丈杜承祖官居禮部尚書,姨媽貴為二品誥命夫人,養尊處優,且生了二子一女,又算得上是皇親國戚,在夫家地位超然,娘家人又都在京城,不愁寂寞,日子過得再好不過。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一向平靜的日子,竟然被一件措手不及的事情打破,而且,日後的日子,再不得安寧。

那日,正值太後壽宴,朝中大臣及各誥命夫人均去赴宴祝賀,杜承祖及杜夫人亦未例外,竟日方回。誰知他們剛出宮門,便見到家人在那裏等候多時了。那樣冷的天,家人穿著單薄的衣裳,卻滿臉是汗。他們還來不及問話,隻見家人“撲通”一聲跪下,哭著說道:“小姐不見了。”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大家都以為是聽錯了,再三的問過,那位家人仍然隻是那一句話。杜夫人當場覺得天旋地轉,身邊的人連忙扶著她才不至於跌倒在地。

來不及細問到底是什麼一回事,他們就急急的趕回家裏。這時的杜府已是人仰馬翻,全府出動,幾乎把地都掀了起來的找著,哪裏有杜小姐的蹤影?後來還是門上的回道,在老爺夫人出門後沒有多久,二房楊姨娘也出門了,說是到廟裏去上香,此刻仍然沒有回來。奶娘這才想起,小姐熟睡後她離開去解手,回來時也曾見到楊姨娘匆匆忙忙的身影,當時她急著回去看小姐,也不曾在意。她發現小姐不見以後,還以為是小姐自己起來不見人,跌下床爬到哪裏去了,於是房前房後的找著。實在找不著了,她才告訴杜夫人身邊的丫鬟,大家都著急的找著,又差人去告訴杜老爺杜夫人,可是宮門森嚴,又是太後的壽宴,去的人不敢造次,隻得急著幹等著,等到杜老爺他們出來了才能把這件事告訴杜老爺杜夫人。

杜老爺也來不及再細問,他動用了一切自己可以動用的能力與人情,各家親戚也來幫忙,隻是不敢聲張,怕是驚動帶走了小女娃的人,那人會一時情急,傷了小女娃的性命。這一夜,整個京城的地底都被翻了開來,可是依然沒有見著小女娃的身影。後來,他們一再的追查,發現了些許蛛絲馬跡,一個從城外垂釣歸來的人說曾見過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小娃兒往江邊走去。杜老爺連忙帶人往城外江邊趕去。果然,他們在江邊發現了楊姨娘的身影。她安靜的坐在江邊,那麼冷的天,她把腳泡在水裏,臉已經被凍得通紅,可是她臉上卻是一副安詳平靜的神色。

大夥兒走近,楊姨娘也不理會,自顧自的說著話。杜老爺問她:“是你帶走了小寶?她現在在哪裏?”小寶是杜府小姐的小名兒。楊姨娘置若罔聞。她仍在說著話。大家側耳細聽,隻聽得字字句句和她自己有關。因為不知道她還會說出些什麼事情來,所以杜府管家把手一揚,眾人退得遠遠的,隻剩下杜老爺一人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