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和人事相宜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選拔處級領導幹部,穩妥解決好幹部職工職務變動問題。2003年底廳黨組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對多年未變動的機關科以下幹部職務進行了調整,極大地調動了年輕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2004年下半年以來,又著手將優化人員配置與整合廳內機構、推進財政改革、加強財政管理結合起來,隨著條件的成熟,從2005年7月到2006年4月,先後完成了4批共計124名處級幹部的選配和輪崗交流工作,其中43名副處級幹部被提升為正處級幹部,72名科級幹部被提升為副處級幹部,9名處級非領導職務幹部轉為處級領導職務幹部。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監督檢查局、國庫支付局、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的組建和廳直機關黨、工、團、婦等群團組織的換屆工作。在做好廳機關幹部選配工作的同時,認真指導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完成了中層幹部選配和調整工作。
前後兩年四次幹部選配工作,人事部門在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廳黨組專門成立了選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老人事處長、現任廳副巡視員的韓傳芝同誌擔任主任,淩喜春同誌擔任副主任,成員以人事處幹部為骨幹,同時吸收辦公室、監察室、機關黨委等部門幹部參加。選配辦同誌夜以繼日、嚴格審慎,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學習吸收了中省有關部門的成功經驗,查閱了廳機關及下屬企事業單位700餘人的檔案材料,形成了30餘萬字的資料和數據。在此基礎上,廳黨組明確了選配工作需要著力處理好五個方麵的矛盾關係,即“多與少”(符合參加競崗條件的人員多,處級空缺職位、新增職位相對較少的關係)、“老與小”(任職時間較長的處級幹部和年輕同誌的關係)、“政與事”(行政與事業之間流動的關係)、“內與外”(內留廳機關、廳屬事業單位和外派企業專職監事、到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任職的關係)、“人與事”(由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合適的事由合適的人來做的人與事的關係)。選配辦先後擬定了3套選配工作方案,經廳黨組多次研究,反複論證修改,最終確定了一個既考慮方方麵麵情況,又切實可行的選配方案。
在選配工作中,廳黨組嚴格程序,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反複研究醞釀、反複權衡比較,確保選配工作既嚴格執行幹部人事政策,又充分體現民主集中製的原則,把幹部群眾對幹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落到實處。從方案起草時采納幹部合理化建議,到演講評委組吸收普通幹部代表參加;從民主推薦普通幹部代表參與評選,到對競崗人員進行3次不同範圍的民主測評、民主推薦,無不體現了民主性、公正性,大大提高了幹部的參與程度,受到了省委第二巡視組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幹部的普遍認同。整個選配工作正如省委巡視組最後結論指出的那樣:財政廳黨組對幹部選配工作高度重視,方案細致、準備充分、過程透明、程序合規、堅持政策、符合實際、尊重民意、決策民主、嚴格保密、慎之又慎,比較好地解決了諸多矛盾,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通過處級幹部選配調整工作,進一步充實了處級幹部隊伍,加強了中層幹部力量,改善了幹部隊伍結構,健全和完善了幹部管理製度,較好地解決和化解了我廳多年來幹部隊伍建設中積壓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了我廳幹部隊伍的“四化”建設,為財政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對於這一點,我還想說,幹部的培養、成長和選拔與財政事業發展密切相關。人事工作從來都與大的全局工作分不開,與財政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的職能,在省委、省政府大局工作中的表現密切相關。昨天到今天一路上,我和餘司長還在議論這個事,我們要學習財政部的幹部管理經驗。到目前為止,財政部已有12名同誌被推薦擔任部領導或到金融單位擔任領導,而且在處級、司級幹部的選拔中實行競爭上崗。大概是在2004年,我們專門到財政部學習經驗,那一套方案就是餘司長搞的,非常周密、非常好。這幾年,財政工作形勢一片大好,財政部門的職能作用日顯突出,積極主動圍繞大局關注民生,服務基層,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應該說,事情做得好了,做得漂亮了,形象好了,事業興旺了,人也在其中。我們工作主動積極,刻苦認真,嚴謹求實,就會受到大家的信任和認可,財政幹部的成長空間也就會加大。今天各地市的主管領導都來了,我想我們在交流研討時,應該把“人財兩旺”作為一個基本的工作思路來抓,財政事業的興旺發達與財政人才隊伍的成長緊密相關。當然,對於財政工作,省委組織部非常關心,今天省委組織部的李處長、省人事廳公務員處的成處長都來了,這是對我們的莫大支持。這幾年,咱們財政廳大概有16人相繼被提拔到正廳級、副廳級崗位上,有的還在省政府及其重要部門擔任領導工作,這都是和財政形勢分不開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人財兩旺”和“出力、出活、出人”的“三出”目標。就是要為工作大局出力,要把活幹得漂亮,然後才能出人,這一點對人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單位的人事工作,如果跟形勢和工作結合不緊密,對幹部的工作抓得遲鈍一點,或者鬆軟一些,就會嚴重影響士氣,幹部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反過來職能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我想這是一個重要的經驗,希望和大家共同來品味。
(三)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切實加強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幹部隊伍綜合素質。抓好教育培訓,是全麵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2004年11月,我參加了財政部在河北涿州舉辦的廳局長培訓班,培訓時所采用的拓展訓練等現代培訓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思考,如何改進我們的培訓方式,加強對幹部的素質培訓。近年來,廳機關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不斷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方式,采用包括遠程教育、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拓展訓練等各種培訓資源和渠道,豐富培訓內容,營造培訓氛圍,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提高幹部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每年都舉辦20期左右的培訓班。2004年以來,前後舉辦了8期“人才興財大講座”,邀請知名專家學者教授進行係列專題講座,內容涉及經濟、財政、黨建、科技、曆史、文學、時政等諸多方麵,以全方位地提高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近幾次,還邀請關中地區幾個市局的領導和有關同誌參加聽講,反響不錯;成功舉辦了亞歐38國財長副手會議,擴大了財經對外交流合作;與西安交通大學、省人事廳聯合舉辦了中美政府績效與財政管理論壇,強化了財政幹部的績效管理理念;通過考試,前後選出70多名同誌分2批各脫產1個月,到西安外國語學院封閉學習外語,提高幹部職工的涉外工作能力;還組織了3期新進人員培訓班。2003年和2007年,我們與省委組織部一起成功舉辦了市縣領導“縣域經濟和財政改革”研討班及市縣長財政知識培訓班。今年的培訓班省長親自上課,把新上任的107個市縣長培訓了一遍,而且采用了拓展訓練、情景模擬等方式,培訓班搞得相當成功。那一天省長參加的時候,各個小組的隊名、隊徽、隊歌搞得很好,很是生動活躍。許多縣市長表示像這樣的培訓應該延長時間或多搞幾次。2005年、2006年,在處級幹部選配到位後,及時舉辦新任處級幹部崗位培訓班,從領導藝術與方法、廉政建設、團隊意識培養、心理健康輔導等多方麵對新任處級幹部進行崗前培訓。今年,還與西北大學聯合成立財政幹部培訓基地,舉辦碩士學位班,經過嚴格考試,報名70多人,最後錄取了30多人,已正式上課。各地市也要加緊培養高素質人才。
(四)強化“為公理財、為民服務”意識,規範工作行為,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為了全麵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作風過硬、紀律嚴明、廉潔高效的財政人才隊伍,我們先後開展了創建“三型”機關、作風紀律教育整頓等活動,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強,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大大改進。2005年,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省財政係統掀起了“改進工作作風、服務人民群眾、樹立財政人新形象”的熱潮。我先後5次在全廳黨員大會和處室主要負責人會議上,就改進機關作風、樹立陝西財政人新形象等問題做了專門的強調,要求大家要在“真學、真懂、真用、真改、真信”上下功夫,特別要從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事情抓起,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招一式上體現財政黨員的先進性。我廳針對內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修訂和完善了首問負責製、服務承諾製、“零距離”服務製、補位協作製、上下班考勤製、責任追究製6項製度,進一步強化了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了按章辦事的自覺性。
近年來,我廳深入基層,大力開展調查研究活動。2003年搞了5大調研,2005年8大調研,2006年9大調研,2007年10大調研,涉及社會經濟和民生等各個方麵,機關作風、整體形象得到了較大提升,2005年、2006年我廳連續兩年被省政府評為“優秀廳局”。今年3月還開展了“服務月”活動。根據廳黨組提出的改進工作作風的具體措施,要求各處室、單位主動上門服務,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認真改進工作。在廳領導的帶領下,各處室、單位積極行動,先後走訪了172個部門、單位,其中,部門預算單位62個,市縣財政部門及其他單位110個,收集到意見和建議200多條,對這些意見和建議,各處室、單位都進行了答複或正在研究解決,活動成效已經顯現。
與此同時,我們圍繞管好錢、管好人、管好事,突出重點,健全製度,旗幟鮮明地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一是落實廉政責任製,層層簽訂廉政責任書,要求處室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二是加強黨風廉政教育,通過廉政談話、訪貧思廉、節日發送廉政短信、製作廉政台曆、參觀監獄聽服刑人員報告等形式,深入進行廉政教育;三是完善製度,積極構築反腐倡廉製度體係;四是逐步建立財政內部權力監督製約製度,完善預算編製、預算執行、監督檢查之間的相互製約機製,防止出現管理漏洞和監督缺位,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同時加大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工作力度,通過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改革,創新體製,形成有效防範腐敗的體製和機製。
(五)搭建各類平台,積極開展財政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和諧民主富於活力的機關氛圍。今年以來,廳黨組決定在全省財政係統廣泛開展以“提高文化品位,彰顯精神風貌,倡導人文關懷,促進事業發展”為主旨的財政文化建設活動,主要內容是要豐厚“財學”,提高“財識”,樹立“財德”,改進“財風”,拓展“財技”,增強“財藝”;主要目的是要以財政係統精神文明建設及構建和諧機關為主線,通過搭建和完善各類文化建設平台,弘揚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推進幹部隊伍建設,全方位地塑造新時期財政人的精神氣質,全力打造新時期財政人的精神風貌,形成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精神文化和人文氛圍。這可以說是一件事關全局、事關財政事業長遠發展的大事,圍繞財政文化建設我們要組織開展10項活動。在半年的時間裏,召開了4次專題座談會,廣泛征求廳機關及市縣財政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緊密圍繞主題,深入挖掘題材,創作優秀節目,積極準備全省財政係統的文藝調演;開展科技文化下鄉活動,為基層農民群眾送書送教、進行政策谘詢、科普宣傳和文藝演出,支持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財政業務工作,深入開展扶貧調研活動,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全廳各處室、單位分成10多個組,分別深入到長武、宜君等12個縣的鄉鎮、村莊和澄合礦務局礦區,確定了近百戶特困戶和近百名特困學生進行重點幫扶,並走訪慰問了貧困戶;舉辦“我是財政人”演講征文比賽,激發廣大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的情懷;全廳成立了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攝影、書法、健美操、遊泳等10多個協會,舉辦各種健康有益、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倡導健康生活理念,豐富8小時外生活。接下來,我們還要舉辦全省財政係統書畫攝影比賽、財政文化研討、省內巡回宣講、讀好書、全省文藝調演等活動,以大力推進財政文化建設,促進財政事業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廳範圍內積極開展爭創“文明處室”、“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和各種爭先創優活動,今年我們將全省財政係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與全省財政會套開,為先進工作者披紅戴花,大張旗鼓地樹立和宣傳先進典型。通過這些活動,使幹部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有力地推動了和諧機關、文明機關建設。
今年各地市財政文化建設活動也都開展得很好,我了解到西安、寶雞、渭南、安康在財政文化建設活動方麵各有特色,包括幾次座談會和演講比賽都做得很好。本月20號咱們就要搞一次全省財政係統演講比賽。最近我在想,財政文化的範圍、內容非常豐富,那麼其核心價值體係到底是什麼,如何跟財政工作本身結合起來,這也是一個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研究的問題。我想財政文化的核心價值體係應該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公共精神。財政的定位是公共財政,就需要公共精神來支撐,也隻有公共精神才能把財政人的思想素質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第二就是為民的情懷。財政具有二次分配的功能,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均等化服務,為困難群眾、為社會弱勢群體考慮和解決問題,要體現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三,作風上要求實嚴謹。財政工作一字一賬都不能錯,那是真金白銀,不是說大話,必須求實嚴謹,做事處理問題要到位,講求實實在在的效果,這是財政工作的職業特點決定的,也是我們財政人作風上的核心價值。第四,就是科學創新。要適應形勢,不但要對自然科學有所認知,而且要對人文科學充滿激情,要進一步適應形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行財政體製的科學創新。以上四點概括為四句話:為公理財、為民服務、求實嚴謹、科學創新,是否可作為財政文化的核心價值體係,與大家共同探討。人事工作不僅是管人頭、管崗位、管編製,還要深入到財政文化的建設中去。從古到今,曆史上留下來的影響深遠的隻有文化,而不是一時顯赫的權勢、官名、官位、官爵。一個係統、一個單位,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也是文化,文化是魂,是精神。其實文化就是人化,研究人事工作更要懂人,優秀的、先進的文化能夠營造氣順、人興、事興的良好氛圍,這也是事業永葆活力的源泉。
二、當前財政部門在幹部人事管理方麵所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首先是如何有效合理地開發配置發揮好人力資源問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到經濟體製改革時,把財稅改革放在第一位。隨著財政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財政綜合職能作用不斷擴大,宏觀調控地位日漸突出,工作任務也日漸繁重,在這種新形勢下,人事工作和財政幹部隊伍建設如何適應?如何建立起幹部培訓、培育、培養的長效機製?如何開發配置好人力資源,促進人事製度改革,解決苦樂不均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解決。比如說,省政府確定了有關財政工作的9個調研提綱,其中一個是“擴大公共服務,提高全省城鄉居民生活水平”,要做好課題,就需要有研究型人才,而且要有一定的眼光和視野,有方方麵麵的知識。財政不光是收收支支,我們的局長、副局長,還有一些主要處室,如果沒有政治眼光,全局思維,也不懂經濟社會,就會被形勢淘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畢竟財政人過去工作崗位比較單一,在全麵崗位上工作過的不多,真正事情來了,現有崗位如何開發利用,如何借用外腦,我覺得這都是問題。如果適應不了當前的財政工作形勢,恐怕就要落後,就會被動,落後就要挨打。當前的財政工作需要多元化知識型人才,不學習就適應不了工作。公共財政要會算大賬,算政治賬,希望我們各級財政部門要永葆青春,增強適應形勢的自覺性,這也是我的肺腑之言。
其次是如何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係,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問題。我認為趙書記來陝,在抓中心工作和幹部考核上的一大創新,就是搞了全方位的目標責任製。省上對目標考核工作抓得很緊,6月份召開了全省目標責任考核電視電話會議,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工作進行了部署。7月初,省考核辦又派檢查組到各市、各部門進行調研檢查。財政廳既是考核工作成員單位,要負責對各市財政部門的考核檢查,又是被檢查單位,要接受考核檢查。目標責任製考核最重要的就是程序設計、製度設計,如何科學合理,然後把製度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幹部考核和主要工作結合起來,這就是創新。我先給大家透個風,省上對各市財政部門的考核,大概有兩條:第一是收支任務完成情況。不僅有收入,而且有支出,支出進度、支出質量都在考核範圍之內。第二是“三獎三管六保障”。公共財政執行怎麼樣?要考核。按照考核標準,對各市、各縣進行考核,地市之間,縣區之間有個比較,這是一個激勵約束機製,將來還要進入到政治考核,經濟考核。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就是要科學地製定全方位的考核指標體係,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
第三是麵對新的形勢和要求,財政人事部門如何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問題。組織人事部門在機關中位置重要,起著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的作用,工作頭緒龐雜,可以說急事、難事、苦事多,由於事務纏身,少有時間和機會出去學習培訓,鍛煉提高自己,知識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加之近年來,幹部調配任免、管理方麵的規章製度更為健全,程序更為嚴密繁多,工作要求更高。這就要求人事幹部要進一步熟悉和掌握黨的幹部人事政策、了解吸收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方麵的知識,不斷提高人事工作人文化、規範化、科學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三、對今後進一步做好財政人事管理工作、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財政人事管理和幹部隊伍建設的緊迫感。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黨中央作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判斷,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勾畫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人才工作的宏偉藍圖。省委、省政府結合我省實際,製定出台了《關於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從戰略高度做好人才工作。財政事業的興旺發達,更是離不開人才。財政是政府重要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既肩負著支持和推進改革、有效實施宏觀調控、維護社會穩定等多項重任,又麵臨著建設穩固平衡強大財政、實現自身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的艱巨任務。這一切,關鍵在於有沒有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幹部隊伍。那麼,如何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為興陝大計獻計獻策,為財政改革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這就成為我們各級財政部門必須思考的大問題。為此,我希望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重視人事人才管理工作,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全省財政係統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建立起廣納群賢、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建設製度。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機製,拓寬幹部任用渠道,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製激勵人才,用法製保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