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毗國·精絕國

看點

《西遊記》中有個女兒國,故事的內容幾乎人人都知道,許多人大概以為,女兒國不過是杜撰而已。其實女兒國在曆史上被稱為女國,也叫蘇毗,最高統治者為女王,另外還有一位小女王協助女王管理國家,觀其風俗,儼然是母係氏族公社。

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精絕國遺址出土了一些木簡,解讀他們發現,精絕國長期受到強大部落“SUPIS”人的侵略,在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突然消失了。種種跡象表明,“SUPIS”就是女國。也就是蘇毗國。

精絕遺址出土的木牘發現,“SUPIS”就是女國,也就是蘇毗

女國也叫蘇毗,關於記載蘇毗的文獻,目前所知至少有怯盧文、藏文和漢文三種。漢文文獻最早記載蘇毗的是《新唐書》和《舊唐書》。

當時唐朝人對蘇毗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蘇毗族屬是西羌,在當時西部諸羌部中最為強大。吐蕃稱之為孫波,並早已將其兼並,吐蕃依靠蘇毗東征西討,“軍糧兵馬,半出其中”。吐蕃並其部後的居住地域是“東與多彌接,西距鶻莽硤”。

在鼎盛時期,蘇毗國是一個北接於闐,東北鄰青海通天河,西至天竺,東與吐蕃接壤的部落型國家,是一個大國。

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精絕國遺址出土一些木簡可知,精絕國長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強大部落“SUPIS”人的威脅和入侵,並且步步加深。精絕國王對“SUPIS”人的威脅十分擔憂,在精絕人的眼中,“SUPIS”是野蠻、凶猛、可怕的敵人。

種種跡象表明,“SUPIS”就是蘇毗國。有專家認為,精絕國的消失就是“SUPIS”人造成的。推敲“SUPIS”的讀音,與蘇毗二字極其相近,蘇毗國的位置相對於精絕國來說,也確實是在其西南方。根據蘇毗國的風俗來看,蘇毗人保留著相當原始的生活方式。

精絕國曾經與“SUPIS”在一段時間裏爆發了戰爭,而且經常打敗仗。蘇毗國在隋代時被記載約有上萬家,人口估計在7萬以上。那麼,在漢朝時,蘇毗國人口也應該遠在精絕國之上,更何況比較原始的民族青壯年男子都可以在戰時成為戰士,遠不是僅有500士兵的精絕國所能戰勝。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四中記載了這個奇特的國家,稱之為東女國或蘇伐刺拿瞿咀羅國,並說這個國家“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

《隋書·女國傳》記載:“女國,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王。王姓蘇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之夫,號曰金聚,不知政事。國內丈夫唯以征伐為務。山上為城,方五六裏,人有萬家……複有小女王,共知國政。俗事阿修羅神,又有樹神……開皇六年,遣使朝貢,其後遂絕。”

《通典》女國條:“女國,隋時通焉。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國王,王姓蘇毗,女王之夫號金聚……開皇中遣使求貢。”

蘇毗國是一個母權國家,最高統治者為女王。蘇毗女王每五日一聽朝,處理軍國大事,另外還有一位小女王協助女王管理國家。蘇毗國的王位由女性終身把持,後繼者也必須是女性。王位的繼承有兩種途徑,一是兩位女王如果都死了,大臣們就帶著豐厚的禮物,求死者族中最有聲望的女子兩人,一個立為女王,一個立為小女王,共主國政。若女王死了,小女王就可以即位為女王。二是女王死後,由女王的侄女繼承王位。

國王的丈夫被稱為金聚,社會地位遠不如女性。女國向中原王朝所遣使者雖然都是男性,但他們的職責隻是執行命令,不能決斷國事。因此史稱:“凡號令,女官自內傳,男官受而行。”蘇毗國重女輕男的風俗在婚姻問題上最突出,《新唐書》稱:“蘇毗國俗輕男子,女貴者鹹有侍男。”就是說,像古代中原有錢有權的男人妻妾成群一樣,蘇毗國的貴族女子都有多個丈夫侍候。據《唐會要》記載,在蘇毗國,不僅是貴族女子,就算是沒錢沒權的女子,也是家中的家長,有多個丈夫。女人生了孩子都隨母親的姓氏,而再尊貴的男性,也不能有妻子之外的女人。

由此可見,蘇毗國是一個並不多見的一直承襲母係氏族公社傳統的國度。蘇毗人的生活有很濃厚的原始風情,平時喜歡在臉上塗抹顏料,頭發也不論男女一律披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