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春恨秋愁皆自惹(1 / 2)

夏日的清晨,微風拂來一脈荷香,珍璃坐在銅鏡前不覺嘴角含笑:“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眼看秋之將至,荷花的香氣也漸漸淡了。留得殘荷聽雨聲,倒別有一番風趣。”

“稟太子妃,儷妃過來請安了。”有婢女隔著珠簾輕聲奏道。

憶柔嫁進東宮已有月餘,很得太子寵愛,被封為太子側妃,賜號儷,地位僅比太子正妃低一階,而且一個儷字,足以見憶柔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南郡王對此很是滿意。

寒芳一邊為珍璃扶正玉釵,一邊笑道,“這位儷妃倒也殷勤,每日晨昏定省都不落下。”

寒雪正為珍璃整理腰間的玉佩,聽寒芳這麼說,便接口道:“現在後宮的娘娘們都稱讚這位新晉的太子側妃安分隨時,靜默可親,雖是南郡王的孫女,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剛一進宮,上至貴妃,下至最末等的采女,她都將禮送到,可真會收買人心。”

珍璃半闔著眼,隔了好一會才道:“這才是大家小姐應有的風範,外人越是在你們麵前誇她,你們越是要真心讚同,別叫人說咱們小氣。”寒雪吐了吐舌頭,點頭稱是。

憶柔恭謹的坐在外殿的椅子上,隻聽得珠翠之聲玲玲微動,珍璃溫和悅耳的聲音穩穩的傳來,“妹妹好早,倒是姐姐憊懶了。”憶柔忙屈膝下去,行禮如儀:“妾身給太子妃請安。”

珍璃保持著一貫和悅的笑容,“妹妹起來吧,既然妹妹進了宮,你我就是姐妹,太子又總跟我提及你身子不好,以後沒人處,就不要行此大禮了。”憶柔恭敬中帶著感激:“妾身謝太子妃體念,這幾日犯了咳疾,多虧太子妃悉心照顧,今日祖母差人送進來一支千年人參,囑咐妾身一定要進奉給太子妃,還請太子妃笑納。”說罷轉頭喚了一聲,“清音。”旁邊的侍女應了一聲,躬身托著一個錦盒走上前來,珍璃一看錦盒中的人參有拇指來寬,難得一見,於是示意寒芳接過,“好貴重的東西,來日見到老王妃,本宮一定要親自謝過。”

兩人正說笑著,外麵的婢女來報,“太子妃,六王過來請安了。”珍璃笑意愈加溫和,“是六弟來了,快請進來。”說完眼瞟憶柔,隻見她柳眉微蹙,輕咬紅唇,纖纖細指緊緊地絞著扇子上的穗子,身邊的貼身侍女見她如此模樣,輕輕扯了一下她的衣袖,憶柔回過神來,起身向珍璃行禮道:“妾身還是先回避吧。”珍璃的笑容中不見一絲破綻:“妹妹說這話可是見外了,尋常叔嫂見麵而已。況且你們自小一起長大,怎麼成了一家人,反倒生疏了?”憶柔聽她這麼說,隻得又重新坐下。

轉眼前,煜宸已到殿內,隻見他嘴角含笑,滿麵春風,愈加顯得整個人溫潤奪目,珍璃的笑容親切,“看六弟今日滿臉喜色,可是柳小姐的身子好些了?”

煜宸的聲音清潤和悅,“正是為此事來感謝王嫂,雪晴吃了王嫂送去的藥,比先前好了許多,人也精神了不少。”說完又給珍璃行了大禮,轉身見憶柔也在場,便也拱手行禮道:“儷妃安好。”憶柔勉強站起來福了福,“宸……王爺安好。”

珍璃抿嘴笑道:“你們現在雖為叔嫂,但尋常家裏相見,用舊時稱呼也可,要不倒顯得生分了。”她眼望煜宸,盡顯長嫂的關懷:“現在柳小姐身子也好些,我正想回明母後,擇個吉日娶她過門。雖然是側妃,儀式簡單點,但畢竟是柳相之女,也不能太過隨意。”煜宸一聽,也顧不得憶柔在場,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王嫂所言當真?”珍璃笑嗔道:“你的心思我還不明白嗎,自然會為你打點妥當。”

兩人又絮絮叨叨地說起了柳雪晴的近況,憶柔隻覺煜宸話裏滿是關懷之情,便再也聽不下去了,起身行禮道:“妾身身體不適,請允許妾身先行告退。”珍璃的神情關切而自責:“是我疏忽了,隻顧著和六弟說話。你現在身子才好,理應多休息才是。”於是連忙讓她回去,又遣寒雪跟著,憶柔眼神滑過煜宸,是如此的哀怨纏綿,隻是一瞬,珍璃卻已盡收眼底。

珍璃留煜宸又說了會話,又向他透露了些準備為他求娶柳雪晴的細節,煜宸更是高興,欣然告辭而去。寒芳見四下無人,才輕聲問道:“小姐為何要幫六王?唐小姐那邊……”

珍璃優雅的端過茶盞,輕輕的撥了撥蓋子,緩緩地道:“以六王的性子,無論如何也會想盡辦法讓柳雪晴先過門的。不如,我送他個人情,將來必有所用。”說完又不屑的笑笑:“先過門而已,不過是側妃,本來身子就不濟,再吃了我的藥,也不會有子嗣之憂了。又能威脅晚兒什麼呢?”

寒芳道:“奴婢有一事不明,聽說那年隻有儷妃掉入寒潭,而柳家小姐隻是在寒潭周圍受了寒氣,怎麼她的情況反而比儷妃嚴重許多。”

珍璃觸動心事,舉手托腮道:“此事我也難解,或許是南郡王手下能人頗多,江湖上也有勢力,想要找人驅除憶柔身上的寒氣,也不是不可能。她犯咳疾那天我為她搭過脈,隻覺她脈相甚奇。”她又搖頭道:“我醫術不精,此事隻有等晚兒回京後再從長計議。隻是太子對憶柔之心若是長久,也不是件好事。現在既然知道她對煜宸有情,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你下去吧,與寒雪見機行事。”寒芳深深頷首,“奴婢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