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孔梅溪的真實姓氏(2)(1 / 3)

這是作書人開書的第一句話,脂齋評說:

妙!自站地步,自首荒唐。

的是如此:列位看官,列位領導,列位女士,列位先生,你們想知道此書,這本書,它到底是從何而來,怎麼寫成的,為什麼會產生這一部作品嗎?請看楔子。這楔子說來“雖近荒唐”,說的是什麼煉石補天雲雲盡是荒唐神話,但是,要“細按”細玩,仔細推敲、追索、研究、探討,那就真是“深有趣味”??意味無窮,它把這一部書的緣起、由來、使用的筆法及撰改過程通通指明了。原來??作者寫道:

原來女媧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了一塊未用,棄在北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皆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嚎慚愧!

這是楔子的第一段話,表麵看來,或正麵看來,如一些專家及別的研究者早已論及的那樣,這也僅隻是一段荒唐神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誰要尋求,誰就是猜謎索隱,重犯曆史上這派那派的錯誤。但是,反麵看來,這神話,這虛無怪誕的神話故事,卻把產生此書的時代特點,記者的處境、心情和撰寫此書的因由,都充分地寫出來了。

原來如脂批提示的,是作者告訴我們那是一個蒼天破碎,需要修補的時代??雍乾時代,那個時代,山山嶺嶺沒有哪兒不是荒唐無稽的,沒有一處完好的地方,??事實也確是如此,在雍正暴政下,整個中國滿目瘡痍,而作者《石頭記》的記者,即雪芹,他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人間。他??作者,記者??即是這個蒼天破碎的時代、荒唐無稽的人間煉就的一塊巨大的頑石??它沒有那些世人寶愛的奇光異彩,它有的隻是堅強的個性和巨大的才能??是一塊補天濟世的好材料。事實也確是如此。那時代??蒼天破碎的時代,那人間??荒唐無稽的人間,磨煉了他的智慧,陶冶了他的性情,鑄就了他補天濟世、治國安民的巨大本領。倘使這塊巨石能得到當局的重用,那麼,這對於那個破碎的蒼天,坎坷的大地,荒唐的塵世以及苦難的平民都將帶來多大的好處呀!可憾的是他的這種才能根本不為“媧皇”重用,它被棄在“青埂峰”下??情根之下,在愛情中,在情絲愛網裏度過了一生,被人輕視,甚至為人墊腳,因而使他不能不悲嚎慚愧,日夜不安!

這是多麼精煉的概括,多麼傳神的描述,多麼雋永的語言!世界上還有什麼方式,什麼言辭,什麼文筆,能夠在這麼短小,這麼有限的篇幅裏,這麼形象,這麼透徹,這麼巧妙,這麼含蓄,又這麼意境深遠、餘味無窮地把作者即石頭自己的這種孤獨的處境和悲憤心情,和盤托出呢?《紅樓夢》中凡寫神話的文筆都是真正的神筆,神人之筆,是人間無二的最優秀的文字,非凡夫俗子所能想。把它說成是作者的“局限”、“偏見”、“迷信”,是完全錯誤的。把這些當成“封建糟粕”去“痛加批判”,這“批判”又打著“最先進的階級”和“最新思想”的旗號,確實令人痛心。倘作者有知,真不知其如何能安心於地下。

正是在這種處境和這種心境的支配下,接下去他就開始由“茫茫渺渺”的“真人大士”??空虛幻造的人物??虛構的藝術形象,說了一段“茫茫渺渺”的“富貴榮華”??《紅樓夢》本身??一篇連石頭自己都要羨慕不已的富貴榮華,這即是《石頭記》裏“備記”的“風月繁華”。先說些??作者寫道:

先說些雲山霧海神仙虛幻故事,如這裏大家看到的,然後??作者又寫道:

然後就說到紅塵中的榮華富貴。

雖然其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為空,還不如不去的好。

如大家在後麵見到的。而四句,脂評說:

四句乃一部書之總綱。

於是《石頭記》一書的順序及基本綱要如此寫盡。同時靠了“茫茫渺渺”的“幻術之助”,即藝術虛構之助把記者即作者自己這塊為人墊腳處境不堪的巨大靈石,“幻形”,變化為一枚玲瓏秀玉??一位侯門公子,脫去莽莽之態,別了清寒仙境,來到熱極一時的“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寧榮賈府??假府之中,“大觀園”??集人間勝境的“太虛幻境”裏,“怡紅院”??紅怡綠快的庭院中,經曆了這麼一段書中詳加描繪的,假的,紙上的,也即夢裏的富貴生涯??假的歡樂生涯。

《石頭記》一書的由來、緣起、內容及底裏,如此而已!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生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這一首刻於石頭背後的偈子,正如脂評指出的,它道出了書之本旨。

作書人正是由於“無材補天”,時光虛度,才“幻形入世”著此《石頭記》一書,發憤抒情。其中描繪的種種情事,都隻是經過虛擬幻造的他自己的親身經曆,而賈寶玉則是假的寶玉,假的石頭,是他自己這位記者、錄者、增刪者的化身,是他的幻相。以為是他的實身真相是不對的;以為不是他的化身幻相也是不對的。

《棗窗閑筆》的記載,筆者不敢苟同。

相應地,寶釵、黛玉??與寶玉生死不分的釵黛(讀女子)則是他的愛人,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評者、批書人、脂硯齋主人、棠村、孔梅溪的化身。對此,作者也編寫了一段神話故事,也極其形象、極其生動、極其巧妙而又極其恰當地介紹了批書人的境遇、身份和她之所以與他一起寫評《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紅樓夢》一書,和他夢中相會、紙上傳情的原因。

原來,作者告訴我們,她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一位寓居空山古寺中的深情的血淚不幹的草木人兒??她不是身份高貴的公侯小姐,而是一個風塵漂泊、飽受風霜侵襲的薄命女兒??是一位血淚長流皈依佛門的優伶妓女。脂評:

細思絳珠二字,豈非血淚乎?

她本來早將“枯萎”??夭亡了,但因蒙受了《石頭記》的記者“神瑛侍者”的“雨露灌溉”即作者曹雪芹的精心護愛,才得“久延歲月”活了下來。但是,她卻無法酬答作者“甘露之恩”??曹子的知遇和護愛之恩,隻能一個人日夜遊於“離恨天”外,“灌愁海”中??遠離自己情人的痛苦境界之中,“饑餐密情果,渴飲灌愁水”??飲恨餐愁,飽嚐離愁別恨,往返徘徊,晝夜相思,“以淚還債”??以眼淚甚至是血淚來答謝作者的深情!這即是“絳珠草”真釵黛孔梅溪的真實處境,如此也寫得極為確切、真實、生動,令人拍案。

因而當“神瑛侍者”即《石頭記》的記者亦即雪芹“凡心偶熾”決定“下凡”,到書中夢裏抒發感憤時,她“絳珠草”,即批書人脂硯齋主人也即棠村孔梅溪也就決定陪他一塊兒“下世”,到《紅樓夢》中去“造曆幻緣”??做紙上情侶夢裏夫妻,以抒胸中的悒鬱。於是“就勾出許多風流冤孽”,一對又一對情侶到《紅樓夢》裏,大觀園??太虛幻境中,寧榮賈(假)府裏來了。“前用二玉合傳,後用二寶合傳”,這,作者說這就是“這一段風流公案的由來”。脂評說:

以頑石草木為偶,實曆盡風月波瀾,嚐遍情緣滋味,至無可如何,始結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之悒鬱。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語不笑能留人,此之謂耶?

說得多麼明白,多麼好啊!說作者、批者難免迷信雲雲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一書的緣起和寫批情況大概如此。其他《情僧錄》一段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