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祭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國民政府敬派委員鄧家彥代表致祭於橋陵曰:
惟帝徇齊敦敏,精德立中;始製法度,肇修人紀;革狉榛之俗,辟治化之途;六相於以佐隆,百家由茲托始;武烈文謨,邁古爍今;生民以來,巍乎莫尚。弘惟五族,仰托靈庥,遠遵盛軌;凡以弼我丕基,必求無忝前烈。緬懷食德依仁之久,彌深水源木本之思。今者烽燧未靖,水旱間苦;夙夜孜孜,常殷怵惕。謹派專員代表舉行秩祀,冀林爽之默讚,溥德澤於斯民。鑒茲微忱,尚其來格!
民國二十四年(1935)
國民黨中央暨陝西省各界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七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暨國民政府,倡導民族掃祭之禮,特派專使,修□橋陵。陝西省黨部指導委員會、陝西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公推邵力子、郭英夫、馮欽哉、雷寶華、李誌剛、宋誌先等,恭隨瞻拜。謹代表全省人民,掬誠祭告於我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曰:
伏以經綸草昧,肇開配天立極之隆;振立懦頑,必推創製顯庸之烈。仰維黃祖創造中華民族以來,聖聖相承,迄於禹奠九州,惟雍厥田上上。自成周建都創業,以逮秦漢隋唐,曆千百餘年,陝西實為我中華文化集成之地。乃降至今日,竟漸即衰靡。中央乃眷西顧,責以複興之效。才智短淺,未有寸功;夙夜惕懼,如臨於淵。伏念我黃祖幹戈靖亂,統一華夏,披山通道,未嚐寧居;今有習於怯弱,安於逸豫者,實為不肖之尤,我黃祖之靈必摒棄之。又念我黃祖發明製作,肇啟文明,任重致遠,以利天下;今有憚於進取,甘於錮蔽者,亦為不肖之尤,我黃祖之靈,更必摒棄之。是用殫誠肅誌,瞻對威靈;所冀一德同心,恢弘祖烈。凡我陝人,誓隨全國同胞之後,致力於複興民族,期無忝為我黃帝子孫。惟我黃祖之靈式鑒而佑啟之。尚饗!
民國二十五年(1936)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有五年四月四日,國民政府特派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敬祀於橋陵曰:
維帝一德如春,兩儀合撰,紀綱八極,經緯萬端,吊民著阪泉之戰,鷹懲昭中冀之誅,律呂秩暝以調,典章燦焉以備,為青史所未有,開黃族之紀元。今當清明之穗,特申展謁之儀,虔事惟誠吉,蠲用亨惛冀,憫茲遙胄,錫以宏施,在天默相,俾烽燧之敉寧;率土蒙庥,邀雨暘之時若。四時無□,羞生小康。敬薦明禋,伏維歆格。
民國二十六年(1937)毛澤東祭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於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裏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鬥,備曆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誌,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後土。尚饗!
民國二十六年(1937)國民黨中央祭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民族掃墓之期,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追懷先民功烈,欲使來者知所紹述,以煥發我民族之精神,特派委員張繼、顧祝同,馳抵陵寢,代表致祭於我開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曰:
粵稽遐古,世屬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維我黃帝,受命於天;天國建極,臨治黎元。始作製度,規矩百工;諸侯仰化,鹹與賓從。置曆紀時,造字紀事;宮室衣裳,文物大備。醜虜蚩尤,梗化作亂;爰誅不庭,華夷永判。仰維功業,廣庇萬方;佑啟後昆,恢廓發揚。追承績猷,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攸賴。懷思春露,祀典告成;陳斯俎豆,來格來歆!尚饗。
民國二十六年(1937)國民政府祭文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陝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謹以香醴庶饈代表敬祭於橋陵,其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