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跨世紀軍校大學生初養成1(1 / 1)

流火連八月,家電抵萬金。

座中泣下誰最多,華劍帶孔背心濕。

不怕髒不怕累,為了壓被不午睡。

——趙華《歪詩三百首》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強化訓練期間我們接受的不光是隊列和體能方麵的訓練或者說折磨,還接受了很多教育,包括入伍教育,軍事常識教育,軍人日常養成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當然恰逢黨的十五大,還免不了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入伍教育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在雨花台舉行的授銜儀式!

就好像長翅膀的不一定就是天使,還可能是鳥人;騎白馬的不一定就是王子,還可能是唐僧。穿上了軍裝,同樣並不等於你已經是一名軍人了,穿著迷彩服的民工多的去了。在部隊,隻有授銜以後,帶上領花、肩章和帽徽才算是真正的軍人。我們穿著用於海的話講“難看得一塌糊塗”的光禿軍裝訓練了兩周以後,於公元1997年9月16日農曆8月15日被集體拉到南京市雨花台舉行了莊嚴的授銜儀式。從此我們如同受了戒的和尚,宣了判的犯人,捐了門檻子的祥林嫂一樣,成了授了銜的名正言順的軍人,軍校學員,對了,還是跨世紀的!

一提到南京雨花台,很多人可能隻知道那裏是產石頭的地方,雨花石很漂亮,一塊錢抓一把,不論手大手小,姚明去抓占便宜,潘長江抓了吃大虧。其實雨花台真正應該為世人所記住的是革命烈士曾在這裏拋撒過熱血!今天的人可以以遊戲的態度對待世事,但是到這裏請一定要嚴肅!

我們參觀了雨花台以後,個個心情非常沉痛,同時我的腳更加沉痛,因為先前發的43號皮鞋實在是太擠腳了!兩個腳趾已經破了!可是和革命先烈相比我這點痛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我堅持著。

大家沉痛的心情,和周圍肅穆的環境,非常容易把授銜儀式烘托得非常莊嚴,也使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有一種接過前輩手中槍的責任感,和腳踏先烈們足跡前行的莊嚴使命感!

在隊長的親自組織下,我們唱響了嘹亮的軍歌,而後兩兩相對,相互把鮮紅的肩章戴在對方的肩頭。由於都是排頭兵,我和二班長龍飛對位,可以說很幸運,因為時至今日我都一直認為龍飛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人!在我用一雙顫抖的手給龍飛戴第一個肩章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這一對他來講是舉手之勞,對我來講卻意味深長和終生難忘的任務!龍飛展了展我的新肩章,雙手用力拍著我的肩膀說:“老趙,好好幹,你一定會是一個優秀軍人!”(早在強化訓練階段,長我幾歲的部隊生們也都管我叫‘老趙’,那天龍飛是第一次這麼叫)我使勁點點頭,歪頭望望自己的紅肩章,紅的令人心歡!象是鮮血,象是烈火,我的心都在燃燒!

――――――――――

唱軍歌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而且隻有多學會幾首歌才能滿足“飯前一支歌”“隊列行進有歌聲”和“重大集會要拉歌”等部隊傳統對歌曲的奢侈需求。

本人天生就不是唱歌的料,因小時候唱歌被姐姐取笑又患上了獨唱心理障礙,時至今日我唱歌的條件隻有兩個,第一,有很多人和我一起合唱,其實就是濫竽充數;第二,在我喝了一斤白酒以後!

盡管如此,強化訓練那段時間我還是非常樂於“濫竽充數”的。在那艱苦的日子裏,如果聽到某天晚上的任務是學唱歌曲,那是一件多麼令人快樂的事情阿!

也不知道教唱歌曲的教練班長是怎麼想的,總之,我們進入軍校以後學習的第一首歌曲,既不是隊列行進經典歌曲團結就是力量,也不是雖然有些過時卻因為短小精悍而倍受軍人們喜歡的打靶歸來,而是這樣一首歌曲:“寒風飄飄落葉,軍隊是一朵綠花,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阿,不要想媽媽……。深夜裏我一次次呼喚,多少句心裏話,……待到立功時一定會家阿,一定會看媽媽……”你說作為剛剛遠離家門的我們,在黃昏人定,萬家燈火的時候,坐在昏暗燈光的俱樂部裏麵,低聲合唱這首歌曲,會是一個什麼心情?很多人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在哼唱,歌聲嗚咽,幾欲停息。按說部隊生由於習慣了遠離家門的生活應該會好些吧?也不盡然,有詩詞為證‘座中泣下誰最多,華劍帶孔背心濕’!(老華當兵期間從未回家,其間家中又有些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