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前的燭火隻剩下了一絲微弱的淡藍色火光,整個營帳也是黯淡無比,伸手不見五指。若非注意到燭光映射下,倒映在帷帳上的那個不時來回走動的影子,耶律明大概以為這個房間裏已經沒有人了。那團影子不是別人,正是此刻依舊徹夜未眠,苦思冥想的耶律彥。
同樣矗立在黑暗中的耶律明本打算說些什麼,但還是轉身走了出去,示意在營帳外值班的衛兵們將營帳內的燭火重新點亮。直到整個屋子再次變得明亮起來,耶律彥這才注意到屋子裏已經有人進來了。有些心不在焉的,淡淡道:“你來了!”說話間,這才放下了右手上一直端著的茶杯。
耶律明自然的上前接了過來,拿起杯子的那刻,手心驀然感覺一陣徹骨的的冰涼。可想而知,這杯子已被耶律彥放在手裏多久了。看著此刻耶律彥早已烏黑的眼圈,他隨手將杯子遞給一旁的士兵,沉思片刻,這才開口:“也許,暫時答應大漢的要求也未嚐不可。畢竟,一切以公主為重,來日方長。”早在他進門看到耶律彥的那刻,他就注意到,耶律彥的左手上一直緊拽著一疊信箋。不用說,那就是今日漢軍送來的,公主的親筆密函。
沈夢暄猜得沒錯,能讓耶律彥下定決心的,唯有這個自幼和他一起長大的,契丹皇後所生的親妹妹。
“這麼說,明將軍也認同我的決定?”耶律彥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不過語氣依舊低落。他很清楚,對於這個決定,軍中大多數人都持反對意見。即便此刻連夜派人上報給父汗,隻怕他也未必同意。若是用冀州一座城池來換取妹妹的歸來,大家都沒意見。可是,眼下漢軍提出的是三座城池!早在昨日與漢軍議和的會議上,若非他再三阻止,隻怕早有隨身將士奮而起身,打算與漢軍撕破臉皮,決一死戰。
“其實,今日將士們一致反對的強烈反應,也不難理解,畢竟是三座城池。且這三座城池都是我契丹和大漢毗鄰之地,又屬軍事要塞。姑且不論三座城池和公主的千金之軀孰重孰輕,若漢軍一舉拿下這三座城池,據要塞而守,他日兩軍再有交戰,就沒有如今這麼簡單了;若想要再奪回,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見耶律彥較之下午軍中商議之時,情緒已經緩和了許多,耶律明也就索性把大家的想法都說了出來。
“我自然明白大家心中的顧慮。別說你們不肯將這三座城池拱手相讓,我又何嚐願意!若非漢軍如今扣押著皇妹,得寸進尺,處處相逼……否則,不等你們開口,我早就一舉將冀州攻下了。”耶律彥握緊拳頭,重重的擊在案上。許久才再次歎息道:“可如今,皇妹她還在漢軍手上,我們一舉攻破漢軍大營不難,難的是皇妹她……”想到耶律璿信上的內容,他再也說不下去了。
其實,如沈夢暄所想的恰恰相反,耶律璿在信中隻字未提自己如今備受人欺辱的境遇,隻是一再的告誡耶律彥不要以她為念,要顧全大局。就算他們此刻真的向漢軍發起了進攻,劉旭他們礙於一直大兵壓境的契丹大軍,也不敢把她怎麼樣。耶律璿甚至在信的最後,為了讓他放心,一再的寫自己如今在漢軍營中如何吃得好,睡得香。
可恰恰因此,耶律彥才更擔心妹妹如今的處境,反倒更相信她眼下是受盡折磨,卻因為害怕連累他,才故意不敢講出實情。
他太了解他這個妹妹了,從小養尊處優,自她六歲那年,母後去世後,父皇就更是疼愛她,作為契丹皇後留下的,也是唯一的最小的女兒。而他這個唯一的親兄長,對她更是自幼寵愛有加,從小,隻要是她想要的,就沒有得不到的。從小到大,在宮中沒人敢給她半點氣受,就連這次隨軍出征,也是經不住她的再三請求,軟磨硬泡,最後實在是受不了她的淚水了,他這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