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特別是花朵美麗,色彩鮮豔,以觀花為主的草本及木本植物,統稱為花卉。但廣義地講,除觀花以外,其莖、葉、芽、果等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即觀莖、觀葉、觀芽、觀果等植物),也列為花卉的範疇。
一、花卉業在四化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
(一)花卉是重要的綠化材料花卉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它可以用作盆栽和地植。盆栽裝飾廳堂、布置會場、點綴房間。
地栽布置花壇、花境、花帶。叢植或孤植來強調出入口和廣場的構圖中心,點綴建築物、道路兩旁、拐角和林緣,在烘托氣氛,豐富景觀方麵有它獨特的效果。花卉能給人們創造一個優美、清新、舒適的工作、生產、生活和休息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主義“兩個文明”的建設。
(二)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人們於工作之暇,在房前屋後、陽台栽植或擺放些花卉,以美化環境,改善居住條件,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人們勞累之後,賞花消遣,可以心曠神怡、消除疲勞、充滿活力。同時賞花還有助於對大自然的了解,增加科學知識。
(三)花卉有多種用途很多花卉都有多種用途,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雞冠花、桔梗、荷花、芍藥等,它們的根、莖、葉或者花都能入藥,是很好的藥用植物。有些種類,如米蘭、白蘭、茉莉、珠蘭等,它們花香馥鬱,可熏茶。有些種類,如月季、玫瑰、晚香玉等能提取芳香油、香精等。還有很多種花卉可食用。也有的是造紙、製麻的原料。隨著社會消費的不斷提高,花卉的商品價值也越來越大。目前,花卉已成為國際市場上的大量消費商品之一。一些較為發達的國家,近幾年來對花卉的需要量不斷增加,人們不但家裏用花、迎賓送客用花、婚喪喜事用花,就連旅館、飯店、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也要布置大量的鮮花。花卉的大量需要,也促進了花卉商品性的發展,最大的花卉出口國——荷蘭,一年出口額竟達到十幾億美元之多。美國、日本和西方國家,每年都要消耗巨資進口鮮花。我國栽花曆史悠久,品種繁多,能進入國際市場的品種,如雲南的蘭花、漳州的水仙,上海和杭州的盆景等。因此,大力發展花卉生產,擴大對外出口,賺取更多的外彙,對我國的四化建設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花卉可增強國際友誼在國際交往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中,花卉是不可缺少的。在迎賓送客、宴會及演出時,都用大量的鮮花來表達友情,這是其它物品所不能代替的。人們還用國家特有的花卉來表達特殊情誼。花卉用量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又代表著國家和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麵貌,它象征著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人民生活的豐富多采。因此說,花卉在國際交往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花卉栽培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園林綠化專業技術課。它是研究花卉的形態、習性、繁殖、栽培管理等應用技術的學科。學習《花卉栽培學》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掌握這些技術。
要學好這門課程,首先要明確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目的性,端正學習態度。園林花卉事業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更要求花卉事業有個新的、較高水平的發展。學會養花技術,就是掌握一門為“四化”服務的本領。因此,要全麵地學習並掌握這門課程,絕不能滿足局部知識和片麵經驗。
各種不同的花卉都有著不同的原產地,其生物學特性及生長發育的規律也不同,因此,它們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植物生長有一定的周期性,栽培管理也受季節的限製。
除了季節的變化,我國幅員遼闊,從亞寒帶、溫帶、亞熱帶到熱帶氣候都有,地區性變化也很大。各地區必須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所以,花卉工作者必須很好地實踐,多觀察、多記錄、多分析、多比較、多區別、多總結,這樣才能很好地掌握花卉的生長發育規律。另外,《花卉栽培學》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植物學》、《土壤肥料學》、《植物生理學》、《園林氣象》、《園林植物育種》和《園林植物保護》等課程的基礎上的。因此,必須理解和掌握好以上各門基礎理論課。這樣,才能全麵地解決生產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