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問到了(1 / 2)

“老人家,是山下的楊大爺讓我上來找您的。”小健恭敬地說。

“哦哦,親戚啊,那來來,進來進來。”老人忙把小健拉進家門。

老人的家極簡單,住的是舊式的老屋,院子倒是收拾得極整潔,老人拿一塊破布在一張板凳上擦了又擦。

“來,後生,這邊坐。”老人拉著小健的手說。

小健道過謝,在凳子上坐了下來。

“老人家,您怎麼稱呼呀?”小健想了想問。

“我呀,小名兒叫小四子,村裏的後生都喊我小四爺。”老人笑得很靦腆。

“好好,小四爺,您家裏幾口人呀?”小健先和老人嘮家常。

“我家呀,一兒兩女,女兒都嫁外村,兒子在鎮上的醫療站工作。”小四子樂嗬嗬地說。

“哦,那您家裏就您和老伴兒在家了?”小健隨口說。

“唉,老伴早幾年沒了,走了。”小四子的臉上頓時蒙上一層悲哀。

“哦......”小健心裏埋怨自己瞎閑聊,談到這麼一個令老人家難過的話題。

但是心中又有些疑惑,山下的楊大爺不是說夫婦倆都還健在嗎?

難道是找錯了?不是這家?

“沒事兒,人總有一天要走的嘛。”老人倒看得開,問道:“後生,你上山來找我是為什麼事兒呀?”

見老人自己問到正題,小健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不管是不是這家,先把事情的原因說說,既然來了,多打聽一些人也不是壞事兒。

“小四爺,您還記不記得解放那會兒,常有江西到福建的過路人呀?”小健試探著問。

“有啊,哎喲,可多了,隔三差五就能看見。”小四子擺著手說。

“那......過路的人會在咱們村留宿嗎?”小健又問。

“留宿的當然也有了,隻不過極少數,我家就有過客人來留宿。”小四子開始有些興奮起來。

“哦,是嗎?小四爺,那您能說說不?”小健內心激動起來。

看來沒有找錯人,楊大爺或許是年紀大了,忘記事兒了,記錯了。

“後生,你是為這事兒來的呀?那你是......做什麼的?”小四子疑惑地眯起眼睛問。

“小四爺,不瞞您說吧,我的老家是江西的,我家一位長輩在解放那會兒帶著我哥哥到福建來了,我們找了好久,至今沒有消息。”小健說著眼圈有些紅了起來。

的確,他每年都要往大陸尋找好幾回,每回都沒有楚惠的半點兒消息。

這個尋找過程說不辛苦那是假的。

“哎呀,你的長輩長得什麼樣兒?”小四子問道。

“那位長輩,我該叫......大娘吧,帶著一位小男孩,大概十歲左右,論年齡我得喊他一聲哥。”小健思考著說。

他在想,楊大爺說的三個大人一個孩子,會不會是在撫州找到的小圓姑姑他們所說的,爸爸的副官和冬梅姑姑也找到了楚惠媽媽?

“一大一小?”小四子開始沉思起來。

“哦,不不,或許是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兒,您再想想,有沒有?三個大人是一男兩女,都是年輕人。”小健又連忙補充道。

“三大一小?兩個年輕女人?”小四子邊想邊說。

小健大氣都不敢出,直盯著小四子大爺,緊張得心都像是要跳了出來。

“小四爺,借宿的人走時還想送什麼東西給您家,但是您和四奶奶都不肯要,有這回事兒沒?”他低聲提醒道。

“沒錯!的確是有這麼一撥人來我家留過宿!”小四子一拍大腿,開心地說。

“您想起來了?”小健高興地問。

“我想起來了,那年我父親還在,正好我山下的姐姐家豬被砸壞了,姐夫就幹脆把它宰了,切了一刀肉來,我婆娘悶了飯,借宿的客人吃得可香了。”老人回憶著當年的事兒。

人其實很奇怪,上了年紀之後,哪怕其那一分鍾的事兒,後一分鍾就忘了個幹淨,但自己童年和青年時所經曆的事兒永遠都不會忘。

“那位被其他兩位喊作姐姐和嫂子的女子,長得可水靈了,一點兒也不象咱們種地人家的女兒,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小四子完全沉浸在那個時候。

小健絲毫都不敢再插話,他大氣兒都不敢出,任由老人慢慢說來。

他知道,雖然老人記憶清晰,但也怕一經打擾,又給忘了。

“對了,後生,你說的送東西,那可不是一般的東西,我出門幹活兒去了,我婆娘說的,那是隻玉鐲子呀,玉鐲呀,可值錢了。”

“但是我婆娘死活沒有要人家的,把她推出去,關上了院門兒,那位太太就跪在我家門前道謝,道完謝才走的。”

“這過去的大戶人家出的小姐少爺們都知書達理,這家恐怕還不是一般的大戶人家,知禮節呀,比一般的大戶人家還知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