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男孩子回家後反複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征詢父親的意見。父親隻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好幾天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個大紅字,我也不願放棄夢想。”
蒙提此時向眾人表示:“我提起這故事,是因為各位現在就坐在這200畝農場內,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華住宅中。那份初中時寫的報告我至今還留著。”他頓了一下又說:“有意思的是,兩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師帶了30個學生來我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我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小學時,我曾潑過你的冷水。這些年來,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有這個毅力堅持自己的夢想。”
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相信自己,不能因為別人的意見而改變我們既定的路線。因為,成功的鮮花永遠是屬於相信自己的強者。
求職者
在鬆下幸之助年輕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謀生,這也使他養成了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個性。有一次,他按報紙招聘廣告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謀職,又瘦又矮的鬆下幸之助向工廠人事主管介紹一番自己的情況後,最後請求道:“請給我一份工作做吧,哪怕是最危險最低微的工作。”
人事主管瞧瞧其貌不揚的鬆下幸之助,根本不想聘用他,便對他說:“真不湊巧,我們剛剛聘用了一位。要不,你過一個月後再來看看。”
一個月後,鬆下幸之助真的準時出現在這位主管麵前,這位主管心裏在嘲笑鬆下:從未見過這種不會領會辭退話的傻老冒,不妨隨便打發他走人。於是,這位主管對鬆下說:“年輕人,你總是不湊巧,我們的老板出去開會了,得過兩三天才能回。”
過了第三天,鬆下幸之助又來了,這次這位主管真的有點不耐煩了,直接說出他不想聘用人的原因:“瞧你穿的,這樣破舊是進不了我們廠的!”
鬆下什麼話也沒說,下午就去借錢買了一套新衣服穿上,找到那位主管說:“你看現在我夠條件了嗎?”
主管打量他一下,說:“從你的履曆介紹,看不出你有任何有關電器的知識,我們廠是從不用這種人的。”
“沒關係,我不會但我會學,一個月以後見!”鬆下說完,果真回去自學了一個月的電器知識,又跑來找那位人事主管。
這位主管說:“一個月能學到什麼知識呢?”
鬆下說:“一個月不行,我用兩個月,兩個月不行,我用三個月……”
話未說完,這位人事主管再也坐不下去了,他拉起鬆下的手說:“你是我遇到過的最有韌力的求職者,我已被你打敗,從今天起,你來工廠上班吧。 ”
鬆下幸之助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終於謀得一份工作,並憑借這種精神走向成功。
在強者的人生字典裏,永遠沒有失敗一詞,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強者彌補某種不足的一次機會。
畫師的畫
有一個國王,長得十分醜陋。他一隻眼睛瞎了,一條腿還瘸著。
然而,就這樣的一個國王,有一天,竟召集全國的畫師來為他畫像且發出話來;畫得好的有賞,畫得不好的要殺頭。
這中間有一個畫家想:“國王的威嚴誰敢冒犯!盡管國王長相醜陋,我還是給他畫張漂亮的吧。”於是,他畫了一張畫像呈獻給國王。隻見畫像上的國王不瞎不瘸也不醜,儀態端莊,威嚴無比。
誰知國王一看勃然大怒道:
“善於弄虛作假阿諛奉承的人,一定是個有野心的小人,留著何益?拉出去斬首!”
這個畫師被殺了。
這時,第二個畫師想:“既然畫虛假的像國王惱怒,那麼就給他如實畫吧。 ”
第二個畫師又畫了一張畫像呈獻給國王。隻見畫像上的國王瞎著一隻眼,瘸著一條腿,哪裏有一點兒一國之主的威嚴相?
國王一看怒火中燒,大喝道:“竟敢醜化國王,冒犯天威,此等狂妄之徒,留之何益?拉出去斬首!”
第二個畫師也被殺了。
畫家們見此情景,個個嚇得魂不附體,哪個還敢冒險為國王畫像?然而不畫也不行呀,違抗聖命,照樣會被殺頭的呀。
正在眾畫師為難之時,人叢中閃出一個人來,他雙手呈上一幅畫像給國王。
國王一看這幅畫像,不禁連連稱歎,讚不絕口,並將畫像賜給群臣觀賞。
這是一幅國王狩獵圖。隻見國王一條腿站在地上,一條腿登在個樹墩上,睜著一隻眼,閉著一隻眼,正在舉槍瞄準。
多麼巧妙的一幅畫!
隨機應變是一個人在社會的競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這樣的處世藝術可以永遠贏得別人讚賞。
道一聲早安
1930年,西蒙·史佩拉傳教士每日習慣於在鄉村的田野之中漫步很長時間。無論是誰,隻要經過他的身邊,他就會熱情地向他們打招呼問好。
其中有個叫米勒的農夫是他每天打招呼的對象之一。米勒的田莊位在小鎮的邊緣,史佩拉每天經過時都看到他在田裏勤奮地工作。然後這位傳教士總會向他說:“早安,米勒先生。”
當傳教士第一次向米勒道早安時,這個農夫隻是轉過身去,像一塊石頭般又臭又硬。在這個小鄉鎮裏,猶太人和當地居民處得並不太好,成為朋友的更是絕無僅有。不過這並沒有妨礙或打消史佩拉傳教士的勇氣和決心。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持續以溫暖的笑容和熱情的聲音向米勒打招呼。終於有一天,農夫向教士舉舉帽子示意,臉上也第一次露出一絲笑容。
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好多年,每天早上,史佩拉會高聲地說:“早安,米勒先生”。那位農夫也會舉舉帽子,高聲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納粹黨上台為止。
史佩拉全家與村中所有的猶太人都被集合起來送往集中營。史佩拉被送往一個又一個的集中營,直到他被送往位於奧許維滋的集中營。
從火車上被放下來之後,他就等在長長的行列之中,靜待發落。在行列的尾端,史佩拉遠遠地就看出來營區的指揮官拿著指揮棒一會兒向左指,一會兒向右指。他知道發派到左邊的就是死路一條,發配到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他的心髒怦怦跳動著,愈靠近那個指揮官,就跳得愈快。很快,就要輪到他了,什麼樣的判決會輪到他?左邊還是右邊?
他離那個掌握生死的獨裁者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他清楚這個指揮官有權力將他送入焚化爐中。這個指揮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怎麼能在一天之中將千百人送入枉死城中?
他的名字被叫到了,突然之間血液衝上他的臉龐,恐懼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那個指揮官轉過身來,誘人的目光相遇了。
史佩拉靜靜地朝指揮官說:“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的一雙眼睛看起來依然冷酷無情,但聽到他的招呼時嘴角突然抽動了幾秒鍾,然後也靜靜地回道:“早安,西蒙先生。”接著,他舉起指揮棒指了指說:“右!”
“右!”——意思就是生還者。
一聲早安有時候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使一個納粹分子產生憐憫之心。所以對他人表示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對別人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信任的力量
公元前4世紀,在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觸犯了國王。皮斯阿司被判絞刑,在某個法定的日子要被處死。
皮斯阿司是個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他能與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
國王感其誠孝,決定讓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皮斯阿司必須找到一個人來替他坐牢,否則他的這一願望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願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
達蒙住進牢房以後,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訣別。人們都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皮斯阿司的當。
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災樂禍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麵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有膽小的人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但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皮斯阿司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真是人世間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自己在夢中,但事實不容懷疑。這個消息宛如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聞聽此言,也以為這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