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實兩條肩,

打硬兩隻手。

煉就一身膽,

頂住半邊天!

在“半邊天”的帶動下,青年突擊隊和愚公隊不甘示弱,也一個個投身在冰水中。經過三天的激戰,把土石工程拿了下來。隻在半個月時間裏,一條高十多米、長二十多米的排水道打通了。

在移河聚水的決定性戰役中,社員們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水壩。在漆黑的深夜裏,隻點著兩盞馬燈,仍然摸黑苦戰。社員們說:“當年,毛主席、周副主席冒著狂風暴雨來小河的途中,也點的是一盞馬燈啊!中央同誌們在小河,親自動手捏膠泥缽缽、點麻籽油當燈,也不是在連夜趕著工作哩嘛!”

不巧,這天深夜,突然刮來了六級風。狂風嘶叫,黃沙飛騰,打得人連眼睛也睜不開。天,又黑又冷;風,越刮越烈。但是,天再冷,風再烈,豈能阻擋得住小河英雄漢。就在這一難忘的暴風怒吼的深夜裏,他們掄钁劈山,戰風鬥浪,把河水改了道,移河戰役打贏了!

小河兒女們再接再厲,乘勝前進。接著,他們又開挖了一條寬暢的渠道,終於讓河水乖乖地順心流了。小河英雄們移山改河,闖過了一道道難關,搬移了兩處河道,引洪漫地百十畝,開辟了百十畝高產水田,奪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如今,小河社員們眼望著自己親手創造的良田美景,更是心潮澎湃。

下麵這支歌,真切地描繪出了今天小河迷人的容顏:

一座座山頭披綠紗,

一層層梯田連彩霞。

香噴噴糜穀穗兒大,

紅豔豔果子枝頭掛。

清朗朗河水歌聲亮,

綠盈盈水庫魚安家。

白生生羊群順山爬,

滿溝溝楊柳美如畫!

小河啊小延安!這天晌午,我在毛主席住窯的堖畔下,看見農業中學幾個學生正在窯院圍牆上,描寫著一句知心話:“懷——念——毛——主——席”。小河鄉親們懷念和毛主席一塊生活和戰鬥的歲月,懷念當年毛主席和黨中央指揮我軍轉入戰略性反攻而要向東進發的時候,毛主席、周副主席親自登門,挨家挨戶向老鄉告別。鄉親們留戀難舍,依依相送。毛主席親切地舉手致意,已經走得離村好遠了,還回過頭不住地揮手。毛主席向小河人民揮手,仿佛說:“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熱情,那麼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小延安啊小河,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轉戰過的革命聖地!此時,陽光燦爛,人歡水笑,楊柳滴翠,歌滿小河。這是讚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歌,是奔向美好的明天的歌。小河的水啊流也流不盡,小河的歌啊飛出了心窩窩:

山清水秀小河村,

金光燦燦北京城。

隔山隔水不隔音,

共產黨和咱們心連心。

毛主席轉戰來咱村,

山歡水笑親又親。

世世代代懷念您啊,

建設小河向前奔!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