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瑪雅文明的中心
1、夢中銀山
當年,哥倫布遠航大西洋,就是為了尋找“黃金國”,這個夢想並非屬於他個人的,這是一切歐洲人的夢魘。哥倫布死後,一些西班牙人繼續奉皇家之命來到洪都拉斯尋找礦藏,1578年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在現在的特古西加爾巴發現了大銀礦,建立了聖·米格爾·德·特古西加爾巴皇家礦山,特古西加爾巴在印第安語中是“銀山”的意思。當時的文件沒有記載建礦的日期,但根據西班牙人的習慣,發現一個地方就用這一聖日的聖徒名字命名,聖·米格爾的聖日是9月29日,這一天就成了特古西加爾巴建立的日子。1579年,危地馬拉都督府決定在這裏建立政權機構,並派來村長。1762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改為鎮。到18世紀中葉,特古西加爾巴成為中美洲最富有的三大城市之一。1821年9月15日,洪都拉斯獨立,1849年特古西加爾巴被定為首都,1880年被定為永久性首都,1938年與科馬亞圭拉合並成洪都拉斯中央區至今。
曙光中的特古西加爾巴
喬盧特卡河從市區流過,河的右岸是坐落在山麓丘陵上的老城區,為商業、行政中心,周圍是居民區。老城區的街道比較狹窄,建築物色彩柔和,居民的陽台多為懸掛式。河的左岸是新城,地勢平坦,多為現代化高樓大廈,議會大廈、中央銀行、總統府均在這裏。
特古西加爾巴的市中心是一個大廣場。中央是“莫拉桑公園”,裏麵矗立著洪都拉斯民族英雄、中美洲獨立運動時期的傑出活動家弗朗西斯科·莫拉桑的塑像。公園後麵是中央政府大廈,左麵是聖米格爾大教堂,該教堂建於殖民統治時期,塔頂有一座古老的西班牙鍾。右麵是國家博物館,裏麵保存著各種曆史文物和動植物標本。
著名的蘇亞巴聖母院是洪都拉斯的藝術聖地,坐落在市郊的蘇亞巴鎮上,這裏保存著一座大約80厘米高、雕工細膩、價值連城的聖母像,人稱蘇亞巴聖母保護神。此外,這裏還彙集了雕塑、印第安人的手工藝品等洪都拉斯的民族藝術精華。“聯邦”公園坐落在海拔1300米的皮卡喬山上,裏麵有一個熱帶植物園,公園內景色優美,樹木繁多。
特古西加爾巴的工業有紡織、製糖、煙草、食品、製鞋、木材加工、化工、電器、農機等。由於城市四周群山環抱,地形十分險要,幾次修築鐵路的嚐試都未成功,因此,特古西加爾巴為世界上少數不通鐵路的首都之一。主要由城南的國際機場與國外溝通,也有公路與國內及鄰國相通。
2、被淹沒的文明
從特古西加爾巴向西北部大約225公裏的地方就是科潘瑪雅古城的遺址,這裏是瑪雅文明中最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遺址。公元前200多年,科是瑪雅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的科學文化和宗教活動的中心,1576年,西班牙迭戈·加西亞在從危地馬拉去洪都拉斯的途中,發現了這處淹沒在草莽叢中的古城遺址。
科潘瑪雅古城遺址
科潘瑪雅古城遺址坐落在13公裏長、2.5公裏寬的峽穀地帶,海拔600米,占地麵積約為15公頃。這裏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森林密布。遺址的核心部分是宗教建築,主要有金字塔祭壇、廣場、6座廟宇、石階、36塊石碑和雕刻等;外圍是16組居民住房的遺址。最接近宗教建築的是瑪雅祭祀的住房,其次是部落首領、貴族及商人的住房,最遠處則是一般平民的住房,反映了階級社會中等級製度的宗教特點和宗教祭祀的崇高地位。它吸引了許多外國學者到此進行考古研究,也是洪都拉斯境內重要的旅遊點之一。
這裏一座廟宇的台階上立著一個非常碩大的、代表太陽神的人頭石像,上麵刻著金星。另一座廟宇的台階上,是兩個獅頭人身像,雕像的一隻手握著一把象征著雨神的火炬,另一隻手攥著幾條蛇,嘴裏還叼著一條蛇。在山坡和廟宇的台階上,聳立著一些巨大的、表情迥異的人頭石像。據說,瑪雅人的第一位祭司、象形文字和日曆的發明者伊特桑納死後,就被雕刻成眾神中的主神供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