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樣,那就等吧,反正熬過了這一年,一切的一切就都到頭兒了。
於是我開始等。
我等啊、盼啊,等啊、盼啊……
可是,知道我等來了什麼、盼來了什麼?
夷吾舅舅死了,圉弟繼承了晉國的君位。他肯定對治理國家自有理想,因為繼位伊始,他就頒布了一係列富國強民的政策和措施。圉弟雖然年輕,可看起來他的確在秦國學了不少東西。他派來了使節,為他的私自回國向我父親和母親道歉,並鄭重聲明他將畢生致力於秦晉兩國的世代友好。他說他在秦國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後如有適當機會,他必將親自前來向姑父和姑媽彙報他的工作,並當麵懇請原諒。然而父親卻不吃這一套。父親說他一定要好好教訓這種無視外交禮儀和親善苦心、不經請示就私自回國的背叛行為。恰在此時,我的又一個舅舅,二舅舅重耳,從楚國來到了。圉弟曾經告訴過我(我也聽母親說起過),我有五個舅舅:大舅舅申生曾是晉國世子,早年被繼母驪姬逼死了,二舅舅重耳和三舅舅夷吾從那時起就一直流亡國外,四舅舅奚齊是驪姬的兒子,很小就和驪姬的妹妹的兒子、我的五舅舅卓子一道被大臣裏克殺死了。他告訴我,重耳舅舅四十二歲開始流亡,光在翟國就住了十二年,後來在齊國又住了將近七年。如此說來,我這位二舅舅已經六十一歲了。他看上去也確實比較蒼老,頭發、胡子都已經花白,盡管照他的年齡說起來,他的身體還很健壯。
然而父親卻不管這些。在他看來,首先和最重要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人治國肯定更有經驗,更能使晉國強盛和使秦晉兩國友好(不過我總覺得這些都不過是表麵的理由。我覺得父親心裏想的是另外一些東西,例如伯父在治國上也許趕不上侄子,而如果伯父趕不上侄子,那麼從秦國利益的角度說,當然還是讓伯父回國稱君為好,例如即使伯父比侄子強,一個六十多歲的人又有幾天的活頭?)。其次,送重耳舅舅回國,也能給那個不以國事為重、不顧外交禮儀的妻外甥兼前女婿一點兒教訓。你現在已經知道這點兒教訓的後果是多麼嚴重了:圉不但被驅逐出晉國,而且被謀殺了。然而當初,誰能說我那振振有詞的父親說得不對?
我不知道父親和重耳舅舅見麵時都談了些什麼,不知道類似割取河西五城的事情會不會重演,可不管怎麼說,與十五年前相比,父親對重耳舅舅的態度確實來了個徹頭徹尾的轉變。他為當年擁戴夷吾舅舅作國君的事向重耳舅舅道歉,鄭重許諾這次一定要擁戴重耳舅舅。不但如此,他把我也卷進去了——他撕毀了允許我和辟疆哥哥成親的諾言,以同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又把我許配給了重耳舅舅,那個色迷迷的糟老頭子!我不反對一個國家要保持繁榮富強,不反對國與國之間要保持世代友好。我不反對跨國婚姻,甚至不反對婚姻上的年齡差距。可是,我該怎樣來形容我的父親呢?
“請問母親,尊貴的君後陛下:以後我究竟應該怎麼稱呼您?仍然叫母親呢,還是叫您小姑?”
兒啊,一個人可千萬不能生在帝王家裏,特別是當她是一個女人的時候!
①:圉,馬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