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篤信好學(1 / 1)

田嵩年生於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三月二十二日。他賦性聰敏,少有大誌,不屑與童輩嬉戲,時年七歲即能賦詩,受到塾師的稱讚。初應童子試輒冠軍。少時,他曾隨父到雲南浪穹縣衙所學習,受父親教誨。父母親都希望他好好學習,親為其課,望他成為國家棟梁。

年長入晉陽書院學習,期間,田嵩年與祁寯藻同受知於黃左田夫子(即黃鉞)。黃鉞居官立朝溫良恭儉,“習於掌故,持議謹慎”。其間曾五持使節,典試順天、山東、山西、湖北,提攜後學,擢拔人才甚眾。在這樣一位名師的教育下,科歲兩試,盂邑取田嵩年第一,壽邑取祁寯藻第一。對這兩位優秀的學生,黃鉞先生十分給予肯定,他在《陳繼昌方伯自江西之任山西,艤舟江上,過訪荒齋,賦此送別》一詩中寫道:

山西我昔遊,河山雄四塞。

平定雖邊州,讀書知梗概。

祁田人中豪,存歿良可概。

田嵩年無時不在擠時間學習。道光八年(1828)五月十三日,他被簡放為廣東正考官,在粵間考試甫畢,突聞父喪,他將複命諸事務交由副主考官李夢韻,則星夜馳歸。回家後,他另辟一屋名曰“養齋書屋”,尊製家居,手不釋卷,每日記有《讀日錄》,而對曆代名臣列傳尤加意焉。父服未滿,接母丁憂,時家中生齒日繁,假舌耕以抒家計。嗣本省中丞延請晉陽書院講習,在晉陽書院期間仍學不逮。道光十三年(1833)春服闋請谘入部,正遇皇帝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舉行大考翰詹。經查《大清宣宗(道光)皇帝實錄》,這次考試十分嚴格,考試前,道光皇帝就下旨:“前降旨本月十六日大考翰詹。茲據翰林院奏,編修嚴良訓呈請病假,投結後即啟程回籍。雖有未降旨考試之前,究屬不合。嚴良訓著交部議處。又據奏,少詹事史評、侍講學士福錄,現俱患病委屬實。應俟病痊之日奏請補考。該員等現既不能隨同考試,一切差使,俱無庸伊等充當。遇有應行升轉出,著吏部即將該員等扣除。如六個月後,名員內尚有病未痊愈,不能補考,著吏部即行開缺,以杜規避。”可見此次考試之嚴格。考試結束後,道光皇帝親定一等五員,二等四十八員,三等五十八員,四等五員,不列等三員。就在父喪母又喪,五年未朝的情況下,田嵩年的考卷“落葉賦”,道光親閱蒙禦筆朱圈者數聯,判定一等第一名,並對田嵩年說:“你考的好有長進,可見在家守製是閉門讀書,連人品也看出的。”

經過這次考核,《落葉賦》一時轟動朝野譽滿京城,眾人都說《落葉賦》,亦留給後人不盡傳誦。

“京兆不可作,落葉霜滿天。”

“晨葩承露方驚豔,落葉隨波去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