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帶球過半場,傳給JJ.雷迪克,JJ.雷迪克做勢預投,方天隻得跑過來防守這個北卡的神射手,此刻JJ.雷迪克把球回傳給杜洪,杜洪手起刀落,曾獲2000年麥當勞高中全明星三分球大賽冠軍的他,有一手不錯的三分,比分又重新拉到兩位數的差距。
此後的比賽,杜克對方天進行的包夾,雖然方天能夠以犀利的突破過掉他們,可是忙了全場,多次進攻、防守一條龍包辦業務消耗了他大量的體力,雖然方天試圖傳球給隊友得分,可是體力下降的更快的替補隊員又如何能擔此大任。投籃不中隻能打擊投手的自信心和魄力,被包夾的方天也隻能在沒有體力積蓄的情況下,一次次衝擊籃下,在蘭多夫和謝爾頓這對黑白雙傻身上造些犯規試圖刷些什麼。
羅伊無奈的看著球場上倔強的方天,自己一個教練,居然叫不了這個小犢子下場。勝負基本已分,還有什麼要堅持的呢?
看著自己球隊的當家球星在有些脫力的情況下一次次的衝向籃框,球迷的心中有種叫感動的東西仿佛融化開來,全場整齊的幫方天打氣加油,直到比賽的結束……
雖然輸掉了比賽,可沒有一個人責怪方天。你能找到批評他的理由麼?在球隊其他四個主力不在的情況下,他擔當起了一切:
進攻端,他是尖刀,66分10助攻的豪華數據說明了其攻擊力和威脅性;
防守端,他是巨盾,半場6次搶斷,北卡籃下的禁飛區,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在場時間、積極性則更不用多說了,除了扣籃導致手臂有點小問題下場處理了一下,方天就一直都在場上拚搏,突破和跑位這兩個最耗體力的活計不知道幹了多少樁了。最後比賽結束後方天下場時虛脫了的身子也讓一切更具真實性。
“我想我得承認我以前是錯了,我被這小子迷住了……”這是巴克利在比賽結束時說的一句話。
不過老搭檔肯尼的調戲讓他暴跳如雷,“你被迷住了,嗨,夥計,雖然我並不歧視G,不過你確定你老婆不介意麼?”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我要成為他的球迷!看他從NCAA到NBA,拿無數的榮譽,成為傳奇人物!”巴克利解釋著。事實上,這個圓滾滾的家夥在看見方天那次撞開鄧和蘭多夫就開始這麼想了。
不過老肯尼以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巴克利,直到這個胖子訕訕的走開。
——
“因為沒有幫手,在這場北卡對陣杜克的比賽中不斷上演一人持球挑戰全隊戲碼的北卡核心球員方天就像一個彪悍的牛仔,‘ICan’的精髓和信念支撐著他打完的全場,並且差一點就贏了。他是一個真正的男人,這場比賽他真的很man!”
美國人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紐約時報》的吹捧讓方天一夜之間成為了無數年輕人的偶像,男孩子們渴望自己能夠像方天一樣粗獷而強硬,懷春少女對他日思夜魅,娛樂界的奶油小生直接靠邊站站,這種注定成為體壇明星的陽光少年才是成為偶像的王道。
——
“哦,看看這個背井離鄉尋求夢想的18歲的孩子,他是那麼的憂鬱,卻又是那麼的堅強。麵對強大的對手,身邊弱小的隊友,他一次次的衝到籃下,與那些怪獸一樣的內線廝殺,跌倒了、爬起來,球丟了、搶回來,比賽輸了、要贏回來……”
北卡州唯一的華文媒體《華星報》的這篇報道不知道是那個多愁善感的女人捉的刀,感性的語言,再配上一幅方天強打籃下造犯規時摔倒在地的圖片,居然讓方天這個1米98的牲口看起來讓人格外的憐憫和疼惜。無數擁有“正太控”的少婦熟女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成立了無比強大的“師奶粉絲團”,後來方天“師奶殺手”的名號也是由這一篇文章誘發出來。
——
中國留學生一鳴驚人,鬥豪門勇奪準四雙!
這個是國內《體壇周報》的首頁標題。詳細介紹了昨天的比賽情況。作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體育報紙,並且與《人民日報》、《參考消息》等齊名進入發行量超過百萬份的中國最大的報紙之列,《體壇周報》在國內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方天的信息立刻以極為快速的方式擴散開來。
——
杜克贏了,反而像個輸家,北卡輸了,卻成就了方天的名聲。頗有幾分中法戰爭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的錯覺。
——
而此刻,我們球場上成熟感性的爺兒們,幾乎吸引全中國目光並誘發全美小騷亂的方天,此刻正在宿舍裏麵酣睡,抽了抽鼻子,是在夢中遇見什麼不愉快了麼,不得而知。方天側了個身,裹著被子,鼻息均勻而悠遠,安靜的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