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2 / 3)

4

聽眾:我14歲離了母親,姊妹6個,就我一個獨兒子。我現在想起就流淚。1958年,母親磨麵,我給打牛。

昨天是母親節。不管是誰的母親,要把子女拉扯大,都不容易。“我多給你們些愛,你們大了給我些愛。”

我母親去世多年了。但我老想見,老想見!我母親在世時常去八仙庵。我想母親了就去八仙庵。希望從幻覺中看見母親。要抓緊時光盡孝,不要後悔。我唱一個《媽媽的吻》(略)。

任:想把媽媽再吻一下,這是兒女對母親愛的真實心態,也表述了一般人的心態。歌詞不錯,唱得不錯,感謝感謝。

5

聽眾:我的母親也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在艱難之中養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困難時期,吃飯的時候,她不讓我們看她的碗。為什麼不讓看呢?因為她把好東西都給了兒女,她自己吃的稀湯,她臉色是菜色。在母親死後,現在我們都忘不了我們的母親。

女兒結婚時,我把母親的照片放大,特意供起來。

我的女人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過去她每次做飯都要問:“媽,你吃啥飯呀!”回想起這句話,對我是一個安慰。

今天趁母親節回憶母親,使我心裏又泛起朵朵思念的浪花。

6

聽眾:農村虐待老人,是個社會問題,全社會要重視。你是人民代表,請你提一下這個問題。

任: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裏有“鄉規民約”,用來規範老百姓的一些道德問題。當然,今天時代不同了,我們要用的“鄉規民約”肯定是今天的新內容了,用它來譴責某些人某些事是辦法之一。

打老人是犯法的,但農村人情況複雜,心理複雜。老人挨了打,你要他去告,他不願告,他自己嫌丟人,更怕丟兒子、媳婦的人。兒打他媽,媽不疼,誰要是主持正義去打兒,卻疼到媽的心上了。所以,我提議訂立“鄉規民約”,大麵積地提高農民群體的道德水平。

7

(有位聽眾介紹了他村的村委會主任後……)

任:“孝順兒女天照應”,這是很有趣的話題。“天”就是社會,凡是在家能孝順父母的人,出外仍然待人熱情誠懇,做事認真誠實,他咋能不得到周圍人的支持和擁戴呢?這就是孝順兒女天照應的道理。

你所說的那位村官,今年三十八九歲,擔任著村委會主任,家裏供著一個大學生一個小學生,他雖然有哥、有妹,但他一人又挑起了孝順父母的擔子。母親82歲,他給倒屎倒尿,床頭放著氧氣瓶子,供老人隨時使用,照顧得周周到到。這是我們民族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