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誌丹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現狀及治理對策(2 / 3)

正常情況下,已婚育齡婦女應占總人口的19%~20%,雙戶應占生育二孩的23%~25%,一孩生育應占已婚育齡婦女的40%,但統計報表顯示:我縣已婚育齡婦女僅占總人口的18.4%,說明已婚育齡婦女存在漏管現象;雙女戶僅占二孩生育的6.7%,說明曆年來的雙女戶絕育措施落實不徹底,措施不得力,有複生現象發生;一孩僅占已婚育齡婦女的24.5%,這說明我縣計劃生育工作和一些先進縣區相比,差距較大,正處在艱苦的爬坡時期,計劃生育工作任重道遠。

(四)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日益突出

近年我縣在糾正性別比問題上采取了嚴厲的措施,出生性別比偏高指數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孩出生性別比趨於正常,為100:107,但二孩性別比卻居高不下,為100:175。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出生錯報,故意把男孩報成女孩,把活產報成死產;二是用超聲技術人為選擇胎兒性別,B超操作人員違規對懷孕的婦女進行非醫學需要的性別檢查,孕婦及醫療技術人員非法終止妊娠。

(五)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已成為當前我縣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流動人口數量日益增多,並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流動人口數量逐年增大,目前在冊統計的流動人口就達2.8萬多人,並且逐年攀升;二是流動人口中大多處於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所占比重較大,有的甚至是專門為了逃避計劃生育,有意流動;三是流動人口文化素質偏低,法製意識淡薄,給計劃生育管理上造成了諸多不便。由於流動人口分布廣,流動性大,人員組成複雜,致使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底子難摸清、孕情難掌握、措施難落實、處理難到位。

三、加強計劃生育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一項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多年的計劃生育工作表明我縣的廣大幹部群眾能響應黨的號召,在具體工作中有改革、有創新、有發展、有成效,少生人口達3萬人左右,1997年實現了計劃生育“三為主”,2004年綜合服務縣創建達標,但這些成績都是曆史。目前,從國家到省、市計劃生育局更名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局,這給我們的計劃生育事業賦予了新的使命,給予了神聖的職責,因此,計劃生育事業要發展,要實現既定的創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目標,必須加大投入,立足改革,著眼解決突出矛盾,現根據社會調查及自身體會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一)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重視人口計生工作近年來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的推進,就是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要加快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轉變,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求。努力拓展工作領域,不斷豐富工作內涵,堅持人口發展的前瞻性和科學性、人口管理的綜合性和創新性,樹立人口安全意識、經濟意識、質量意識,把人口發展放在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諸多因素上思慮,進一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1.各級黨委、政府要圍繞發展大局開展人口問題的前瞻性和綜合性調研,推進綜合治理,主動參與全縣人口綜合調控決策。重點研究人口的老齡化、新生人口素質、出生人口性別協調、計劃生育的優惠政策兌現、社會養老保障、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等問題。

2.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積極協調配合,狠抓工作落實。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四個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經費保障到位。各級領導幹部要務必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出發,堅持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堅持“兩種生產”一起抓,始終不渝地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抓緊抓好。

3.繼續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出台的“五個實施辦法”。縣計生局及各鄉鎮計生辦要堅持加大抽樣調查考核力度,要不定期地隨機抽查,在抽查中不打招呼、不接受吃請、不接受饋贈、不與鄉鎮接觸、食宿分離。對抽查結果認真分析,及時通報,並作為年度考核依據。對抽查過程中幹擾布點、藏匿超生對象、不提供真實情況的,要對其采取嚴厲措施,實行“一票否決”。

(二)以人為本,實施個性化宣傳教育群眾的生育觀念與現行的生育政策有差距,這說明舊的生育觀念沒有徹底根除,新的生育文化沒有深入人心。為什麼越窮越想多生?為什麼文化教育層次越低越想多要孩子?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必須借助“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的東風,堅持以人為本,實施個性化宣傳教育。

1.因需施教,注重個性化。個性化宣傳教育,就是根據不同層次和類別的群體和個體的不同需求,充分體現群眾意願,堅持以人為本,利用多種手段,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有針對性和麵對麵的宣傳教育。

2.以陣地為依托,開展全方位宣傳教育。一是強化縣、鄉服務站宣傳教育功能,讓縣鄉站的技術人員在進行服務的同時,宣傳避孕節育、生殖保健、防病治病等科普知識。二是辦好牆報、宣傳長廊,各鄉鎮和示範村在一些主要道路旁和群眾聚集地,建好宣傳牆報和宣傳長廊,宣傳內容豐富多彩,簡短明了,營造出強烈的個性化宣傳教育氛圍。

3.製作展板和傳閱冊。根據群眾生產忙、流動性大的特點,製作婚育新風、計生法規、生殖健康、“五期”教育內容為一體,圖文並茂的展板小冊,隨流動車深入街道、鄉村、田間地頭進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