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序與才子

基礎閱讀

作者:閻澤川

“一祖”,指元代文學家方回貶斥西昆派、推崇江西派時,提出“一祖三宗”之說。即以杜甫為唐時之冠,是為“一祖”。

“二妙”,稱同時以才藝著名的二人。據《四庫全書總目·總集類》載:金代段克己、段成己均以文章擅名,尚書趙秉文讀後稱為“二妙”,故其合編詩集以《二妙集》為集名。此為一說。

“三俊”,即三個並稱的俊傑。晉代的顧榮、陸機、陸雲,時人號為“三俊”。

“四傑”,即唐代初期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人以文詞齊名,被譽為“初唐四傑”。

“五龍”,譽稱同時以才名著聞的五人。《宋史·竇儀傳》載:宋代竇儀兄弟五人,竇儀學問優博,弟竇儼、竇偁、竇侃、竇僖,皆相繼登科,當時號為“竇氏五龍”。

“六逸”,據《新唐書·李白》載:大詩人李白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曾隱居山東徂徠山,時號“竹溪六逸”。

“七賢”,指魏晉時期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七位名士。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

“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曾寓居揚州的著名書畫家鄭板橋、金農、王士慎、黃慎、李方膺、高翔、羅聘和李鱓,時稱“揚州八怪”。

“九僧”,指宋初惠崇、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宇昭、懷古九個僧人。他們以詩聞名於世,時號“九僧”。有合集《九僧詩》行世。

“十哲”,指的是孔子門下最優秀的十位學生子淵、字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遊、子夏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