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扶鹿神女(1 / 2)

燕齊三百七十二年夏。

燕齊國首府燕都內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嚴肅的禮儀,過程中無人嚎哭,無人歡笑,有的隻是肅

穆和沉默,一隊長長的白色隊伍緩緩從豪華的府邸門前走過,前往燕都郊外的陵寢。

走在最前麵的是長子,其次是坐在軟轎裏的長女,身著素服,沉默不語,兩旁圍觀的人們也都跪拜而行,神色恭謹。

隊伍中段是抬著扶鹿神女神像的苦力,神像後是一副豪華的白色雲石棺槨,棺槨之後是幾千騎

兵白袍相送,場麵宏大而震撼。

這是在燕齊曆史上最大的儀仗之一的送仙禮,棺槨裏躺著的是成仙後留下的“褪羽”。

但是,沒有一個人因為這場儀式而開心。

這件事要從一個月前的伏月說起。

季欒華十三歲,在伏月的某天,季欒華和母親祁氏一起前往神女廟為出征邊牧的父親和哥哥祈福,母親一直心神不寧,不停地祈禱著,在神女塑像前不住跪拜。

才十三歲的季欒華滿心疑問這世上是否有神佛,既然有神佛為何不能保國家太平安寧——她雙手合十,疑惑又敬重地看著肅穆威嚴的神女像。

當時她所身在的燕齊國,西有邊牧民族不斷騷擾,雙方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拉鋸戰,而北麵有溫甫國虎視眈眈,似乎等著燕齊和牧國兩敗俱傷之後漁翁得利。

神女麵如滿月,蛾眉蛇瞳,睥睨眾生,一手持著利劍,一手抓著心髒,踏著螣蛇彩雲,發鬢裏生出兩隻枝杈繁複尖銳的鹿角,雖然斷了一支,卻也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敬怕,況且母親告誡過她,不可不敬,季欒華是帶著虔誠的心陪著母親一起祈禱,心裏也祈禱著父親和哥哥早日平安回家。

母親從小就告訴她,這是自燕齊開國以來就一直庇佑著這片土地的扶鹿神女,千萬不可抱著瀆神之心。

燕齊國把扶鹿神女奉為國教女神,有虔誠信徒者謹遵神諭,每日三餐之前需向天,向地,向神女三祭拜之後方可用餐,每月初一十五,盛大節日的洗禮祭拜更不用說。

母親祁氏,就是信徒之一。

也難怪,母親本就是皇室中人,神女教是國教,皇室中人無一不信,無一不虔誠,之所以影響深遠,這也跟扶鹿神女的曆史有關。

傳聞在三百多年前,燕齊剛剛建國,到處是天災人禍,佞臣橫行,民不聊生,當時的皇族被奸臣一脈相要挾,被視為傀儡,就在險些被佞臣滅族之時,扶鹿神女奉天命下凡,腳踏巨蛇,手持利劍,誅殺佞臣,將其剖腹挖心,救了整個國家。

然而為何神女的鹿角斷了一支,是因為佞臣也手握神兵利器,在神女挖其心髒之時,他僅憑最後一口氣一舉砍斷了神女的一隻鹿角。

然而神女偉大的形象深深烙在每個人的心裏,全然不會因為斷了一支鹿角而損壞其威嚴半分,神女離去之後,當時的燕齊帝就趕緊召集能工巧匠將神女的形象塑造了出來,出於紀念和震懾的作用,每座神女像都會保持著這樣一手寶劍一手心髒的姿勢。

神女像手握利劍和心髒,不言不語地俯視眾生。

離開神女廟,祁氏憂愁的麵容一分都沒散去,季欒華看到母親不安,自己也不安,祁氏把自己供奉了二十餘年的玉珠放在季欒華的掌心裏,她憂愁道:“娘最近心裏不安,你拿著,娘安心些。”

季欒華握著那串磨得水光潤華的玉珠,躊躇不已。

祁氏擺擺手,隨後上了前一輛馬車,季欒華惴惴不安的踩上了家仆給她擺好的小凳子,鑽進另一輛馬車。

如同蒼天有眼,為什麼不保佑一直虔誠供奉的信徒?

就是在回家的途中,本是晴朗的天氣瞬間烏雲壓頂,頓時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馬車內還好,跟著車的家仆和侍女就慘了,統統都被淋個透,風還很大,刮得他們睜不開眼睛,傘都撐不開。

“可以就近找處避雨嗎?”季欒華聽著外麵轟隆隆的雷聲,心裏突然狂跳,她大聲問外麵的家仆。

“再往前一裏就是梨山縣了!我們隻有到了那裏才有避雨的地方!”風雨雷電夾雜著家仆的聲音傳來。

“可,可這種天氣……”連馬都被狂風暴雨砸得鳴叫不已不願前進,任憑家仆怎麼抽打都無濟於事,季欒華然就有了不詳的預感。

她敏銳的聽到了一種和電閃雷鳴截然不同的巨大響聲,好像瀑布,又好像滾石從山上滾下,霎時,她聽到了外麵家仆在喊“山塌了!”季欒華驚得打開車門去看,那一瞬間,她驚恐的看到了前麵不遠處母親所坐的車輛,被一旁山坡上滾落的碎石泥漿瞬間就被衝到了一旁的田地裏,她還沒來得及呼喊,隨即感受到那一股巨大的力量將她的馬車掀翻,伴隨著耳邊轟隆隆的巨響和天翻地覆的眩暈,她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