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備戰(2 / 2)

“殿下請寬心,臣會派人密切留意宮都的動向。”

“子書。”齊越山吩咐道,“著梁將軍,調配一千步騎,供內親王自由調遣,以備不時之需。命魯拙為軍中參事,景星、錢同為左右副將。”

“臣領旨。”子書流年拱手回道。

寧逸不明白齊越山怎麼就莫名其妙地撥了軍隊給她,“我要軍隊來幹嘛?我又不會打仗。”

“沒讓你去打仗,是讓你保護好自己!”齊越山說道,“你要是真帶這一千步騎出去,上哪兒都是送死,我知道你怕死,所以才特意給你留著保命用的。”

“是啊,小七。西境王妃、世子妃都有自己的親衛,這是武將世家的傳統,武家的女人也都是英勇善戰的!”竇秉華幫著解釋道。

武將世家的女人?自己已經算是武將世家的女人了嗎?寧逸看了看齊越山,臉上不自覺的又泛起一片紅朝。

齊越山笑了笑,又轉向竇秉華問道,“收治難民的事,可安排妥當了?”

“都安置妥當了,由鄭縣縣守統一監管,好在目前收置的人也不多,監管不難,隻要治安上不出岔子,就沒問題。”

“還沒打仗就有難民了嗎?”寧逸好奇地插嘴問道。

“仗的確是沒打,不過也快了,房山君自顧不暇,猶如驚弓之鳥,閉門守城,隻等著宮都大軍來增援。封地內賊人們就趁機起事,掠劫財物,他們可是貧富不論的,能搶多少是多少。如今,魏地也是一片混亂狀況啊。”

子書流年一說到賊人,寧逸心中就一陣後怕,平沙鎮的事雖有驚無險,卻也始終是寧逸心裏的一個結,誰說好了傷疤就一定忘了疼的?寧逸喝了口茶水,定了定神,問道,“既然房山君都不要他的子民了,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接收他們?元郎說過,西郡地廣人稀,我們完全有能力提供他們新的安身之所,鼓勵耕織,以便他們在西郡落地生根啊。”

齊越山搖搖頭,解釋道,“他們就算來了西郡,也是亡人,沒有自己的戶籍,便無法落地生根。等仗打完了,他們還是要回去的。”

“沒有戶籍,就辦個臨時戶籍!天曉得仗要打到哪一天?”寧逸理所當然地說道,“百姓隻要頭上有片瓦,三餐有飽飯,不加賦、不增徭,便可以了,住在哪裏,還不是一樣?”

“都照你這麼想,哪還有落葉歸根這一說啊?”齊越山支著頭笑道。寧逸語塞,自問道,難道真是自己的想法太前衛了嗎?這時,齊越山又說道,“有什麼想法盡管直說,不要被嚇住了。你建議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隻是,亡人的數量也有限,要專門為他們提出新政,實在有些勞命傷財。”

“那麼,隻要亡人的數量增多,這個辦法就可行嗎?”寧逸覺得有戲。

“小七是打算去買人頭嗎?”竇秉華笑道。

“不用買!用騙的!”寧逸朝著竇秉華眨了眨眼睛,說道,“但凡逆境中的人,不論有多苦,多少都會抱著一絲希冀,你若掐滅他最後一絲希冀,他也就結束了,你若燃起他的信念,他便能發出自己所有的潛能,牢牢抓住希望之光不放。這就叫信仰的力量!”

“信仰?要信什麼呢?”子書流年不解地問道。

寧逸看了看子書流年,心說,子書盡管這個人不迂腐,可家裏也算是世襲的小貴族,打從娘胎裏就開始讀誦仁義之書,精神上還是頗為崇尚古風的,且性格高傲、剛烈,這種雞鳴狗盜的事,跟他解釋起來也費勁!於是,寧逸笑道,“你這人太過務實了,想讓你有些幻想也難!至於要信什麼,自然是咱們說什麼,他們便信什麼咯。”

齊越山點點頭,似乎已然明白寧逸的想法了,遂吩咐竇秉華道,“去找你的人,編纂一套教派學說出來,要簡單親民,以宣揚天地人道、從善除惡為主旨。帶上糧食和藥物,去魏地立教布道,吸納教眾。”齊越山又對子書流年說道,“擬定一套收置應對魏地亡人之策,務必做到切實可行,又不失寬宏仁厚,切不可掩目捕雀,百姓也不是傻子,被騙了一次,不會再上第二次當。還有,別讓民眾衝突,領地糾紛成為後患,不然,北燕還沒打過來,我們就要先打內戰了!”

子書流年和竇秉華即刻領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