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兩膺上將文韜武略忠貞不渝功勳卓著——深切懷念老部長洪學智同誌(3 / 3)

堅持“為國家負責,為部隊負責”的指導思想,推動勤儉建軍方針落實。1953年到1959年,國防費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由34.2%逐年下降到10.5%,軍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洪學智明確提出要科學籌劃,精打細算,確保軍費投向投量正確。這樣,既保證了部隊生活等基本需要,又突出重點,集中財力辦了一係列大事。諸如,購置大批飛機、艦艇、坦克等特種裝備;保障薪金製、軍銜製、義務兵役製等重大製度改革;建成各類院校160多所,新建營房4600多萬平方米;保障炮擊金門、西藏平叛作戰等。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洪學智強調“一個銅板要掰成兩半花”,發動廣大官兵軍工自建、清倉利庫、收舊利廢、技術革新,開展節約一粒米、一度電、一滴油的群眾性節約活動,使我軍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在新形勢下得到發揚光大。

不負重托,在開創新時期後勤工作新局麵中開拓進取

1959年廬山會議上,洪學智堅持認為彭德懷寫給中央的信反映大躍進存在浮誇風是實事求是,是正確的,他堅決不講假話,不揭不批,保持沉默。1959年10月他被免去總後勤部部長職務。1960年5月,洪學智被降職安排到吉林省任農機廳廳長。“文化大革命”中被免去一切職務,遭到殘酷批鬥和關押,最後被遣送農場接受勞動改造。在極其艱難的歲月裏,他矢誌不渝,信念堅定,始終對黨無比忠誠。

1980年,洪學智同誌再次出任總後勤部部長,繼而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後又兼任總後勤部政委。在重新主持全軍後勤工作的8年間,他和總後其他領導同誌一道,堅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撥亂反正,銳意進取,全軍後勤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服從大局,正確處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係。洪學智重回總後工作,正值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軍費支出占國家財政的比重逐年下降。洪學智堅決貫徹鄧小平同誌“軍隊要忍耐”的指示,提出要在有限經費的範圍內科學調度,有保有壓。保生活,保戰備,大力壓縮各類消耗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同時提出“斤半加四兩”,發動官兵養豬種菜,發展農副業生產,強調要在物價上漲、生活費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全力保證廣大官兵的營養水平不降低,彌補軍費不足。幾年間,全軍在軍費使用上不僅沒有出現赤字,而且還滿足了不少計劃外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部隊一些重大任務完成。

撥亂反正,大力加強總後係統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針對總後係統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災區,派性嚴重、平反工作阻力大等實際情況,洪學智抓住消除派性這個關鍵,根據中央精神最早指出“‘文革’中的兩派都是錯誤的”,並堅持用這一觀點統一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同時明確:“文革”中的派性都應歸咎於曆史原因,不追究個人責任。由此,“文革”中遺留的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幹部政策迅速落實,各級領導班子順利實現調整,總後各項工作步入正常建設軌道。

嚴密組織,確保裁軍百萬中的後勤保障和後勤自身精簡。1985年百萬裁軍中,後勤保障工作十分繁重。洪學智帶領總後有預見地製訂了一係列政策規定,諸如經費物資的清理、交接,部隊供應關係的理順、轉移,編餘營房和各種設施的管理、利用等,做到了賬目清、手續清、責任清,沒有發生大的損失浪費,確保部隊精簡中後勤保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指導各級後勤圓滿完成了繁重的精簡整編任務,總後機關精簡了47.4%,各大單位後勤機關精簡了39.3%。麵對軍費緊縮和精簡整編後的新情況,洪學智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兩少兩好”的號召。即“錢少要把事情辦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引導後勤機關工作向“精幹、合成、高效”的目標邁進。

麵向基層,在大調查、大整頓、大建設中為部隊解決實際問題。由洪學智建議,經中央軍委批準,總後勤部組織各級後勤,從1982年起連續4年,對全軍後勤包括邊海防、倉庫、醫院、營房、財務等開展了大調查、大整頓、大建設,逐條戰線逐個單位地解決問題。通過對海邊防的調查,全軍共新建改建基層後勤設施21211項,使基層部隊的供水、照明、交通、醫療、執勤、生活等得到顯著改善,增強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後勤保障效益、效能和效率。為了適應現代戰爭和國家經濟體製改革的要求,洪學智不囿於老經驗老傳統,與其他領導同誌一道,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全軍後勤工作的保障體製、物資儲備結構、軍事經濟監督體係等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恢複重建後勤院校25所,理順了後勤科研和教育訓練體製,使全軍後勤工作與國家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做到了同步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保障能力。

洪學智同誌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將激勵我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永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加快推進全麵建設現代後勤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廖錫龍,中央軍委原委員、總後勤部原部長、上將;孫大發,總後勤部原政委、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