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是"把人不當人"的地方,即使無端誣人為投降或轉變,國賊或漢奸,社會上也並不以為奇怪。所以史濟行的把戲,就更是微乎其微的事情。我所要特地聲明的,隻在請讀了我的序文而希望《孩兒塔》出版的人,可以收回了這希望,因為這是我先受了欺騙,一轉而成為我又欺騙了讀者的。
最後,我還要添幾句由"多疑"而來的結論:即使真有"漢出"《孩兒塔》,這部詩也還是可疑的。我從來不想對於史濟行的大事業講一句話,但這回既經我寫過一篇序,且又發表了,所以在現在或到那時,我都有指明真偽的義務和權利。四月十一日。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六年五月《文學叢報》月刊第二期,發表時題為《關於〈白莽遺詩序〉的聲明》。
(2)"骸骨的迷戀"原為斯提(葉聖陶)所作文章的題名(刊於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日上海《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第十九號)。文中批評當時一些提倡白話文學的人有時還做文言文和舊詩詞的現象。以後"骸骨的迷戀"就常被用為形容守舊者不能忘情過去的貶詞。
(3)"死諸葛嚇走生仲達"這句話見長篇《三國演義》第一○四回。
(4)《文學叢報》月刊。王元亨、馬子華、蕭今度編輯,一九三六年四月在上海創刊,出至第五期停刊。
(5)《社會日報》當時上海發行的小報之一,一九二九年創刊。一九三六年四月四日該報載有《史濟行翻戲誌趣(上)》一文,揭發史濟行化名齊涵之騙稿的行徑。
(6)《語絲》文藝性周刊,最初由孫伏園等編輯,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在北京創刊,一九二七年十月被奉係軍閥張作霖查禁,隨後移至上海續刊,一九三○年三月出至第五卷第五十二期停刊。魯迅是主要撰稿人和支持者之一,並於該刊在上海出版後一度擔任編輯。
(7)創造社參看本卷第263頁注(66)。太陽社,參看本卷第401頁注(2)。一九二八年,創造社和太陽社在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中,曾對魯迅進行過批評和攻擊。
(8)"漢出"的《人間世》半月刊,一九三六年四月創刊,漢口華中圖書公司發行。共出二期(第二期改名為《西北風》)。因當時上海有同名刊物(林語堂編),所以加"漢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