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給我的權力是為人民謀利益(2 / 2)

這八個字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他被組織任命為縣委書記後,他更加清楚,作為縣裏的一把手,自己手中掌握著全縣的人事安排大權,稍有不慎,就會被一些圖謀不軌者利用,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失和不可估量的可怕後果。所以當有人開玩笑說:“你現在都是縣裏一把手了,咋還像過去一樣那麼老實呀?”永強聽到這話,總是靦腆地一笑說:“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咱為黨工作,為人民辦事,就得丁是丁、卯是卯呀!做人還是老實點好,做官就更應該按原則辦事了!”

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並不了解永強正直的性格。於是,便有一些鄉鎮、部門領導找上門來,要求給自己安排一個好崗位。對待這些人,永強總是說這一番話:“黨的任何一個崗位,都需要人,你們不願意去,那誰願意去?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隻要你出力、肯幹,都一樣會幹出好成績來的。”他在永壽任職期間,逢年過節,有人給他送來的東西,他全部都交到縣委辦公室,然後讓下麵的人一一退還給本人。有一次,有位部門領導前來辦公室找他,想讓他在工作方麵給予一些照顧,臨走時,趁他不注意,悄悄將一個裝有錢的信封留在了他的辦公室裏。

永強發現後,二話不說,立即叫來本人,把錢拿走。可那位領導就是不承認這錢是他放下的。沒有辦法,永強在無奈之下,隻好將這個裝有錢的信封交到辦公室充公了。

就像他在《“五子登科”將相“和”——正確處理書記、縣長關係之我見》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榜樣就是向導,榜樣就是力量。作為一縣“父母官”,其言行舉止在幹部群眾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書記、縣長要嚴於律己,潔身自好,時時自省、自警,以身作則,處處以“三個代表”為準則,努力實現“三個代表”。

思想,在方方麵麵帶好頭。一要帶頭刻苦學習。無誌不能懷遠,無才不能博見,誌與才相結合,才能工於謀略,長於預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二要帶頭堅持原則,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公開、公正地處理政務,努力在幹部群眾中樹立正氣凜然的形象。三要帶頭勤政廉政善改,生活上廉潔自律,工作上精益求精,作風上實事求是。四要牢記宗旨,甘做公仆。民情在胸,民瘼在心,置身於幹部群眾之中,牢記樹立群眾觀點,長懷為民之心,長想為民之策,常興為民之舉,常辦為民之事,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天地之間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永壽縣人民群眾是這樣評價他的:鄭書記工作紮實認真,勤奮敬業,事業心和責任感強。能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民意,傾聽反映,能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解決群眾關心的吃水難、幹部住房難、鄉村通路難、用電難、打電話難、辦學條件差等實際問題,樹立了縣級黨政領導班子為群眾辦實事的新形象。在開發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上,不僅組織製定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還能夠積極率領縣上幾套班子,一起跑市裏進省城,多方聯係,爭取各方麵支持,為民請命,硬是讓312國道的“鹹乾路”改名為“鹹永路”,這就是鄭書記為永壽人民做的一件天大的好事,永壽的子孫後代都不會忘記他的。鄭書記作風民主,團結同誌。

能夠正確處理好幾大班子的關係,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作風正派,辦事公道,顧全大局。對自己要求嚴格,敢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清正廉潔,關心同誌,愛護群眾,在幹部群眾中威信很高。

在我看來,還有什麼比口碑更堅固的豐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