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聽自然哲學講演(3 / 3)

“不,我不要!”

兄弟倆推讓了半天,釘書匠當然拗不過鐵匠,邁克爾終於收下了錢。他站在那裏,望著手裏的幾個先令,好一陣心酸。他多大的苦都能吃,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他很少流淚,可是今天,這幾個先令寄托著一片真情,他的眼眶濕潤了。

錢雖然拿到了,但他還在猶豫不決,是不是自己太自私了,怎麼能拿錢去追求自己的那種特殊的愛好呢?這是不是有些太不盡情理了,這樣做能對得起爸爸、媽媽嗎?後來的事實已經雄辯地證明,法拉第這樣做,不僅對得起爸爸、媽媽,而且,對得起全世界所有的人。他的錢不是去買奢侈品,也不是去買好吃的東西,而是買來了全世界人民都受益的科學知識。他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進行科學研究,創立了電學理論體係,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光明!你看他的錢花得是多麼有價值啊!智力投資的錢永遠也不會白花!

對於邁克爾·法拉第來說,知識是再神聖不過的了,科學對他的吸引力太大了。正是科學的力量,使他最後下定決心,帶著羅伯特給他的錢,得到裏波先生的許可,來到多西特街53號塔特姆先生的客廳裏。

他端坐在前排正中的位置,由於迫切的需要,所以聽得是全神貫注,學得是一絲不苟。他不僅記下了塔特姆先生講的每一個細節,而且還使用了他早已掌握的繪畫技術,將塔特姆先生所做的每一個實驗、每個實驗所用的儀器設備也仔仔細細地畫了出來。法拉第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花費了勞動,就會有收獲;學到的知識,總會有用處。

他每次聽講都是那樣的認真、那樣的精細,記下的筆記本來就已經很工整了,足以供以後翻閱,可他總是不滿足。為了按時聽塔特姆先生的講演,有時他忙得連晚飯也顧不上吃,每次聽完回到裏波先生的鋪子裏都已經是深更半夜了,樓上樓下,樓裏樓外,所有的人都睡著了,可邁克爾·法拉第哪裏睡得著啊!

他像朝聖歸來的宗教徒一樣,每聽一次,都覺得心中的知識升華一次,都覺得自己是一步步地向科學靠近。他興奮著,激動著,不時地回憶著塔特姆先生講課的情景。他坐在燭光下,拿出了筆,打開了自己剛記錄完的聽課記錄,開始重新工工整整地謄寫他的聽課記錄,字斟句酌,仔細推敲,每一張圖,他都精益求精地重新畫出來。有時他抄完了,還要默默地看幾遍,好像是要刻骨銘心,他就是這樣寫著、畫著、看著,居然忘掉了時間……

從1810年2月到1811年9月,邁克爾·法拉第共計聽了十幾次塔特姆先生的演講。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取科學知識,對於他來講永生難忘。他對自己整理的筆記愛不釋手,就像裝訂《大英百科全書》那樣認真、仔細地把它裝訂起來,叫做《塔特姆自然哲學講演錄》。他把這本書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給裏波先生。裏波先生手捧這本書,戴上他的老花鏡,仔仔細細地察看它的裝訂工藝,從封皮、書脊、扉頁再到書寫款式,他都看了,對邁克爾·法拉第投下讚許的目光。

邁克爾·法拉第通過聽塔特姆先生的自然哲學講演,不僅開闊了知識視野,也了解到知識以外的很多東西。他知道了市哲學會(後來演變成夜大學伯比克學院,它附屬於倫敦大學,專門接收青年職工入學)是塔特姆先生1808年在倫敦創立的,共有會員40多人,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都不大富有,所以,很多人又把這個組織稱做“窮人哲學會”。會員每周三晚上在塔特姆先生家裏聚會,法拉第也常常出席。在那裏,他認識了許多市哲學會的會員,他同會員們在一起討論自然哲學、化學哲學、邏輯學、修辭學、電學等方方麵麵的問題。

自從聽了塔特姆先生的自然哲學講演以後,法拉第開始在裏波的小閣樓之外尋找著自己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