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農業著作
田文
[解析]農業著作,是關於田地之文,堪稱“田文”。田文,戰國時齊國宗室大臣,號孟嚐君。
30.山東航次
魯班
[解析]“山東”亦稱“魯”,“航次”即航“班”。
31.環村有山洞(二)
莊周、孔丘
[解析]會意扣合,謎底理解為村“莊”“周”圍是有“孔”洞的山“丘”。
32.四處皆村落
莊周
[解析]謎底解為周圍都是村莊,即:村“莊”,“周”圍皆是。
33.在村裏七天
莊周
[解析]謎底解作:在村“莊”裏一“周”時間。
34.宋室氣數盡
趙衰
[解析]謎底會意解作:宋朝“趙”氏皇權“衰”落了。趙衰,史稱趙成子,春秋時期晉國之卿。
35.客人給小費
西施
[解析]古時習俗,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故“客人”扣“西”。“給小費”,“施”與。
36.千裏共如何
重耳
[解析]謎麵為唐詩句,作者王昌齡。入謎隻做文字遊戲:“千裏”組合在一起,是“重”字。“千裏”共如何?“重”耳。
37.為官極清正(秋千格)
廉頗
[解析]謎底“廉頗”當按秋千格的要求顛倒成“頗廉”扣合謎麵。
38.往來無白丁(碎錦格)
管仲
[解析]“碎錦格”的燈謎,謎底為兩字以上,每個字都是合體字,解謎時須將謎底的每個字分拆成至少兩個字後連讀,貫通成句以扣謎麵。本謎底“管仲”應拆開連為“個個官中人”與謎麵相扣。謎麵出自唐朝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平民百姓,也指沒學問的人。管仲,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
39.滿朝朱紫貴(碎錦格)
管仲
[解析]“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這是北宋著名學者汪洙《神童詩》中的句子。朱紫:指達官顯貴。唐時服製,官員五品以上穿紅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故詩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謎麵意指朝廷中穿紅著紫的達官貴人。謎底依“碎錦格”拆讀為“個個官中人”應麵。
40.東坡與少遊
蘇秦
[解析]東坡與少遊,兩個宋朝人。東坡,“蘇”東坡;少遊,“秦”少遊。合在一起便是“蘇秦”。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提倡合縱(聯合其他國家對付秦國)。
41.一個四方連
田單
[解析]“一個”為“單”。“四方連”是集郵名詞,今別解為四個方格相連,構成“田”字。
42.廠裏土了一點
莊子
[解析]由“廠”“土”“了”“一”“丶”(點)組合出謎底“莊子”。
43.原來隻是中下
小白
[解析]“原”字的中下部分,是“小白”二字。
44.蓋因子女分離
孟薑
[解析]“蓋”字上下分開,分別與“子”“女”相合(“子女”分置於兩字中),構成“孟薑”。先秦時期,“孟薑”一般稱齊國國君之長女。
45.先生無故缺席
師曠
[解析]曠:荒廢,耽誤。“先生”為“師”,“無故缺席”扣“曠”。師曠,字子野,春秋時著名樂師。
46.留下一點差錯
田文
[解析]“留”之下,為“田”。“一”字直接進入謎底。“點”變換成筆畫“丶”,“差錯”用符號“×”表示,以上部件構成“田文”。
47.將破蓋修補好
孟薑
[解析]“蓋”上下破開,“好”拆分成“子”“女”,四個部分整合為“孟薑”。
48.莫高窟,顏半改
屈平
[解析]“窟”莫要高處之“穴”,餘“屈”。“半”字形貌改變,筆畫移動可成“平”。
49.一心牽掛自留地
田忌
[解析]“地”對應“田”。“自”扣“己”,一“心”牽掛構成“忌”。田忌,戰國初期齊國名將。
50.重新組裝應蓋好
孟薑
[解析]將謎底“孟薑”兩字拆開,一分為二後,再重新組裝起來,應得到另外兩字“蓋好”。
51.四方歸心自相隨
田忌
[解析]“四方”別解作四個方格,合“田”。“自”會意為“己”,與“心”相隨組成“忌”。
52.日日相逢合我心
田忌
[解析]“日日”相逢,並作“田”。“己”(我)、“心”相合組成“忌”。
53.思前想後執己見
田忌
[解析]“思”前是“田”。“想”後是“心”,與“己”相見組成“忌”。
54.要沒女方他就變
西施
[解析]謎麵頓讀作“要沒女/方/他就變”。“要”字沒“女”,成了“西”。“他就變”:“他”的偏旁“亻”變作一撇一橫,放到“也”上頭去,加上“方”便成“施”。
55.來客正是金眼彪
西施
[解析]“來客”扣出“西”(古時賓客位於西席)。“金眼彪”扣“施”,《水滸傳》人物施恩,綽號就是“金眼彪”。
56.北嶽三更月如鉤
孔丘
[解析]“嶽”字之北是個“丘”。“三更”扣“子”(子時),“月如鉤”象形“乚”,相合成“孔”。
57.孤兒先後去上學
孔子
[解析]孤“兒”扣一“子”,“先後”取“先”字最後一筆“乚”,二者合並成“孔”。“去上學”指去掉“學”字上麵部分,留下“子”字。
58.寫好字後放堂前
孫子
[解析]寫“好字”後,得“子子”。“堂前”,“堂”字前頭為“小”,加合一“子”組成“孫”。
59.三更半夜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