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是海盜發展期,也是北歐海盜成名期。《盎格魯-撒克遜人編年史》記載了公元前787年的一次襲擊:3艘北歐海盜船襲擊了英格蘭沿海的林迪斯凡修道院,在那裏他們“慘無人道地劫掠蹂躪一切東西,挖開祭壇並將這座神聖教堂裏的所有珍寶洗劫一空”。
“公元800年到1100年,在北歐,海盜成為重要的社會角色。丹麥人的祖先和挪威人、瑞典人的祖先一樣,征戰於歐洲海岸,獲得了所謂“北歐海盜”稱號。當考古學家掘開瑞典的一個海盜墓時,發現了西班牙、埃及、敘利亞、巴格達以及中亞塔什幹城的銀幣。他的身旁還有斧子、矛和短劍、幾把小刀、一麵盾和一個腰帶扣。後來,在亞洲東南部沿海、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地區也開始出現海盜。隨著13世紀中央集權的衰落,中國沿海海盜也開始猖獗,他們經常駕駛著能裝載300人的船隨意靠岸,洗劫一個村莊。”
“北歐海盜不是專指西歐足球嗎?……別瞪眼,您繼續、繼續。”軒轅扶扶眼鏡,訕訕的陪笑,無奈的端起已經喝幹的茶杯,心中鬱悶之極:就當學曆史知識好了。唉,真是的,想知道這些內容小敏可比你講的全麵多了!
阮煌甫瞪了軒轅之後,心情略好繼續夢囈道:“而從16世紀始,海盜開始聲名大增,船越來越大、越來越快。而新大陸的發現、殖民地擴張,世界各地航行著各種各樣滿載黃金和其他貨物的船隻,各國利益競爭和對殖民地的野心讓水手們發現將殘忍的海盜行為合法化非常容易。當時,英國的私掠船可以隨意攻擊和搶劫西班牙的貨船並不受懲罰。
私掠許可證聽起來有點強盜邏輯。例如,一個荷蘭商人的貨物在德國被偷,而他不能通過合法或外交手段來獲得對於他損失的補償,就能得到一封荷蘭政府授權的私掠許可證,這樣的許可證允許他可以俘獲德國商船來彌補損失。事實上,後來各國政府使用這些許可證作為國家工具來加強海軍,可以使本國在不增加預算情況下,憑空多出一支能攻擊敵國商船的海上力量。因為按規定,被俘獲的船隻必須被帶往海軍部,以確認它們是合法的獵物,而非中立國家的財產。私掠許可證的使用在1856年終止,當時許多國家在巴黎簽訂了聲明。美國及若幹其他國家較遲簽訂該條約。美國那時候主要依靠私掠來壯大他們的海上力量,因為他們缺少強大的海軍。據記載,1609年到1616年土耳其海盜在地中海劫持了466艘商船;而在1625年,其中十天之內被劫持了27艘商船。新大陸發現之後的加勒比海區海上運輸也異常繁榮,隨之在這地區海盜活動也空前猖獗,矛頭指向這一地區的“獨家掠奪者”西班牙貨船。現在拍的加勒比海盜就是以這段時間的人和事虛構杜撰的。”
軒轅很想說自己很喜歡加勒比海盜的主演約翰尼·德普,那個有點神經質卻酷酷的家夥,可是看到阮煌甫投入的神情,咽了口口水終於沒有張口。
“你不覺得研究這些海盜很有意思嗎?我上學時瘋狂的迷戀這些海盜的事跡,很熱血澎拜。所以,我現在在葡萄牙讀研究生,主修西方曆史以及考古類別。可惜,現實和我兒時的憧憬大相徑庭。哎!我要是去讀經濟,至少現在也是個CEO了吧。”阮煌甫非常性感的微笑之後,歎了口氣,語速快了一些:“至於海盜的黃金時代是從1691年到1723年。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極富盛名的海盜頭子,著名的“黑胡子”愛德華·蒂奇、基德船長、“黑色準男爵”羅伯茨等都成為海盜史上的傳奇。
其中的羅伯茨,1682年出生於威爾士。當“黑胡子”在美洲沿岸威名遠揚的時候,他還是一艘巴巴多斯商船的大副。在當了近20年普通水手後,他終於悟出一個道理:“反正偷一個先令就要上絞架,為什麼不去偷更大筆的財富呢!”他因此加入戴維斯船長的海盜船,在一次和葡萄牙人的戰鬥中,戴維斯被打死,羅伯茨被推舉為船長。1719年9月,他指揮的“皇家流浪漢”號搶劫了由42條葡萄牙商船組成的船隊。1720年6月,“皇家流浪漢”號竟高高懸掛著骷髏旗,大搖大擺闖進特雷巴西港,將停泊在這裏的150餘條船隻洗劫一空,並從中挑了一條最好的快船作為他的新旗艦,羅伯茨給它起名叫“皇家幸福”。再後來,在10月的3天內,他們在多米尼加一帶搶了15條英法船隻,還擊沉了一艘有42門大炮的荷蘭軍艦……這眼鏡就要從這說起了!”
“不對吧,阮先生?這眼鏡是1800年以後的吧!!”軒轅終於沒有忍住而插嘴。他不解,因為他可是讓小敏做過分析的,雖然她隻能大概分析出是1800年以後的東西,具體價值她並不了解,不過1800年以後這點,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