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關中道八大泥老爺(上)(1 / 2)

三十多年前,黃老漢還是關中道上有名的“八大泥老爺”其中一個。

這八人其實都是專搞盜墓行當的高手,望風看水,探穴開洞,開棺摳寶這八個人把這盜墓的各路技法都給包了個圓。

黃老漢在這八個人裏年齡最小被其餘幾人喚作幺八…

話說那年夏天黃河發大水,山陝交界處一個叫黃墒縣的小縣城裏衝出不少了古墓,這“八大泥老爺”的把頭是個有耳風的人,得到消息後便領著一幹兄弟風風火火的趕到黃墒縣“趕泥會”。

到了黃墒縣大雨還如同瓢潑似的往下降,眾人到那黃河灘一看卻實有不少古墓被衝了出來。

黃河自上古時期便是條暴脾氣河,千百年的光陰也不知究竟改了多少次河道,這些古墓想來也是先前葬在河邊的富甲商扈。

他們生前估摸著也是略懂葬法,死後想借著這條“龍河”的大風水讓子孫後代吃穿不愁,但他們卻沒有料到這大水一側,泥少水多,多澤生變,四象不穩。最終落了個墓毀骨露的下場。

但這些墓裏都灌進了黃泥湯,這讓眾人都不禁連連搖頭,看來這趟又是黃皮子鑽灶洞---雞毛都不落不著。

黃幺八望著黃河哀聲歎氣的說道:“本來以為能在這黃河邊攬趟大貨回家好娶媳婦兒…”

其他人一聽都拍著幺八的腦袋和他“打樂子”…然而他們卻沒發現此時他們的把頭正拿著羅盤盯住了黃河對麵的一處山包…“咳咳…”這八大泥老爺的把頭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風水造詣極高,人稱“入地眼”。平日雖與眾人兄弟相稱但實際上眾人卻敬他父。此時聽他這麼一咳嗽眾人都停下打鬧齊齊的朝他看來…

入地眼縷了縷下巴上的幾根胡子說道:“這眼前就有一處肥油鬥,不過…”眾人一聽有肥鬥都不禁問道:“不過什麼?”入地眼眯縫著眼答道:“不過那鬥雖肥的流油,但卻隱隱透著幾分凶險。這黃河就似是一條大龍,那墓就埋於這“龍抱土”的大拐彎之處,絕對是一處難得的寶穴。隻不過那一處山包卻是坐著空的,看水勢還觸著“倒鱗”,墓裏那主恐怕是八成八的老粽爺。”

入地眼說到這就不再往下說了。其他人正是三四十的年紀,全是一溜的急性子,聽入地眼這麼一說馬上就有人嚷道:“咱上山下嶺,過河蓋橋,手底下全是真招,倒過的墓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粽爺也遇到不少,不都被兄弟們收拾了嗎?眼前這麼肥的油鬥不倒非得把兄弟們饞死不可啊!”眾人一聽都應喝著“自古賊不走空,咱要是打著空手回去還不被那些後生娃笑掉大牙。”“對啊!大哥你就給句話吧!我們保證把裏麵的粽爺收拾的順順當當…”

入地眼一看群情高漲也隻好點了點頭,說:“好吧,這肥油鬥卻也是個難得的大油鬥,幹咱們這一行的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等到水勢稍減少眾人便在上遊水流較緩的渡口乘羊皮筏子渡過了黃河。當天晚上買了幾隻活雞祭了河神眾人便準備開始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