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穿越(1 / 2)

大金頂殿的金色殿頂在秋日的陽光下光芒四射,殿門外豎立著兩個高大的五彩幡,斑駁的紅色廊柱透露著他們的歲月,殿周圍不時可以看到穿著鐵紅色僧侶服的喇嘛。殿內香煙寥寥,鍍金的佛像在香火中散發著安詳與莊嚴,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以各種神態靜靜立於高台之上,俯瞰著人間。

從忽必烈時代修建至今,因為傳說這裏的佛祖十分靈驗,香客便從未間斷。從路上到殿內,常常可以看到身穿藏服手托哈達與法器,一步一跪的磕著長頭的人。藏族人相信的是來生,隻要虔誠的祁福,來生就會得到真正的幸福。樸實的藏民們背著幹糧,穿上全家最好的衣服上路,從家門口開始,一步一長跪直至殿內,他們以千百年來世代流傳的方式向自己的神訴說著自己的信仰。

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樣的?漫步在寶像莊嚴之間,感受著這裏的閑適與安詳,莫染不禁感歎,曾經看到一段藏族高僧的詩,不知幸福是不是這樣:

“沒有文字可以描述它,

沒有例子可以指出它;

輪回沒有使它更壞,

涅磐沒有使它更好;

它未曾生,

它未曾死,

它未曾解脫,

它未曾迷惑,

它未曾存在,

它未曾消滅,

它毫無限製,

也不屬於任何類別”

莫染,標標準準的現代白領,普普通通的國貿人。上學時連續跳級,17歲便從大學畢業。在一家外貿公司打拚了三年,在獲得了不俗的業績後,最終下定決心,向老板請辭,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徹底放鬆一下。商場如戰場,特別是在強手如林的外貿業,雖然普遍收入較高,可完完全全是在拿著青春當柴燒。再也不想這樣生活,便拋下一切來到這裏給自己徹底放一個假。

一到大金頂殿,莫染就對這個地方產生了好感——寧靜、莊嚴,來這裏的人們都是虔誠的進來,虔誠的離去。看著匍匐前進的身影和那一張張沉靜的麵孔,仿佛塵世間的種種繁雜都被拋卻腦後——原來佛真的可以淨化心靈啊!

有了這樣的了悟,莫染索性在這裏的廂房住了下來。

因為特別喜歡看書,莫染對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涉獵。她記得這大金頂殿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時由八思巴大師建造的。之所以記得這樣清楚則完全是因為忽必烈。元朝的對外經貿發展在元世祖忽必烈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完全的自由貿易。這中國外貿史上壯麗的一頁,作為外貿人的她自然知之甚詳並且對這個開明的王朝推崇有嘉。她常說正是遊牧民族豪放的心性造就了這封建時代少有的開明。

今天莫染來到了大金頂殿的“藏經閣”。在這裏呆了多日,跟殿裏的大師混得熟了,老人家破例讓她進入這佛家重地。不知怎的,大師對這位女施主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再加上莫染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那雙清澈無偽的眼睛。一開口,他便答應了。

帶著隨身小包步入“藏經閣”,撲麵而來的便是經年累積的書本的濕氣,書架的暗紅與紙張的黃以及地板的灰交織著,那暗黃的顏色和陳舊的裝訂線,以及封麵上古老的文字,無一不向來人昭示著它們久遠的年代。

陶醉在無限的驚奇與興奮中,莫染渾然不覺大師已輕輕的帶上木門,留她在這裏自由的徜徉。莫染陶醉的撫摸著那一本本古籍,驚歎於書本的保存之完好——要知道,在經曆了朝代更替與戰亂浩劫,能將元朝的手抄本保存至今並且數量如此之多,實在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這不能不說是神靈庇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