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鐵血創始者熊通(3 / 3)

楚武王四十年楚國莫敖屈瑕想要和貳、珍聯合。這時鄖國駐紮在蒲騷,想要和隨、絞、州、蓼這四個國家聯合一起攻打楚國。屈瑕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坐不住了,憑楚國現在的實力沒辦法抵擋五國軍隊,雖說這五國都是小國但畢竟螞蟻多了也能咬死大象。這時之前在攻打鄧國時立有戰功的鬥廉給屈瑕提議說:“鄖國將軍隊都駐紮在郊區等待四國軍隊,警惕性和鬥誌一定都很低,你隻要率一支軍隊去牽製四國聯軍,由我帶精兵攻擊鄖國隻要我攻下鄖國,沒了發起人四國一定會各自散去的。”屈瑕聽了後猶豫不決這畢竟太冒險了以他們這些士兵抵抗五國太勉強了。於是屈瑕便說不如我們像大王去請援兵吧。鬥廉說軍隊取勝靠的是團結是士氣不是數量,商朝軍隊數倍於周朝不還是被周打敗了嗎。我們隻要整頓軍隊直接出擊就行,不許要援軍在說等援軍到了黃瓜菜都涼了。屈瑕還是無法決斷,他對鬥廉說不如我們占卜一下吧。鬥廉又說占卜是遇到疑惑時采取的手段現在沒有疑惑你占什麼補在磨嘰下去和貳、珍兩國聯盟就沒戲了。於是鬥廉率軍在蒲騷擊敗了鄖國軍隊瓦解了五國同盟並成功的和貳、珍兩國簽訂了盟約。

楚武王四十一年楚國又將兵鋒指向了絞國。屈瑕對楚武王說絞國國小,國小人就會輕浮,輕浮的人是少謀略的。我們派出一批人去砍柴不派人保護他們,誘引絞國出城攻擊我們。於是楚武王熊通派出三十餘人去砍柴沒有派軍隊保護。這些砍柴的人就大搖大擺的在絞國人麵前砍柴還沒有軍隊保護。於是都爭著想出城趕走楚國砍柴的人,這時有人勸阻說:“楚國派人砍柴卻不設防,這不是告訴我們讓我們出城去抓砍柴的人,很明顯這是一個陷阱不能出城。”這條建議並沒有被采納,絞國軍隊都爭著出城去收拾這幾個狂妄的楚國人。絞國軍隊一出城就遭到楚軍的埋伏被打的大敗,被迫與楚國簽訂了盟約。

楚武王四十二年,熊通派屈瑕去進攻羅國,送行的是大夫鬥伯比。鬥伯比回來後就對人說:“屈瑕走路時腳抬得很高心裏一定很浮躁,他這次一定會失敗的”。於是鬥伯比去見楚武王要求增派軍隊,楚武王心說我軍隊都派出去了你還讓我增兵這不是讓我為難嗎於是拒絕了。楚武王將這件事告訴了鄧曼,鄧曼說鬥伯比的意思並不是說人數少,而是因為屈瑕因為蒲騷的勝利誌得意滿心浮氣躁,他一定不會看得起羅國與羅國作戰時一定會出現差錯。他是想讓你去約束控製一下屈瑕。於是熊通便派賴國去追屈瑕結果沒有追上。屈瑕對他的軍隊發出通告誰也不許給我進諫否則我就處罰你們。楚國的軍隊到達鄢水渡河時雜亂無序,也不設防就像溜街一樣晃晃噠噠的過了河。到了羅國,羅國和盧戎的軍隊早就準備好了從兩麵夾擊楚軍,楚軍被打的大敗。主帥屈瑕因為決定自己沒臉去見楚武王了便自己拿根繩找個歪脖樹上吊了。其他士兵都被囚在冶父等待處罰。楚武王說:“這次失敗是我用人不當是我的過錯。”於是赦免了眾將領。

楚武王五十一年,因為周天子責備隨侯逢立熊通武王,隨國對楚國的態度變得冷淡。熊通看到後大怒認為這是隨國背叛了自己,於是這個已經滿頭白發的老人決定第三次出兵伐隨,這也是熊通人生中最後一次的征伐。熊通在出征前進行一係列準備時覺得自己有些心悸,他把這事告訴了鄧曼,鄧曼對他說:“這是大王你福壽已近,恐怕您時日無多了。如果您出征時死了軍隊沒有損失這才是國家的福啊。”楚武王出征後不久還沒到隨國就死在樠樹下,一代傳奇君王就在征伐中走完了一生。楚武王死後楚國並沒有發喪,而是繼續的朝隨國攻去,並在隨國城下築造營壘,隨國人懼怕和楚國重新訂立了盟約。楚國軍隊撤退後度過了漢水才為楚武王發喪。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一生為楚國的崛起費盡心血,他的一生都是在征伐中度過的,直到生命的最後熊通依然身處於征伐。正是由於他的征伐,使得楚國疆域不斷擴大,其三次伐隨,更是震懾了漢東諸國,是楚國勢力北進中原的開端。但由於受製於國力,武王雖有稱霸之心,卻始終未能如願。他的功績卻足可長存於史冊,正是由於武王的努力,才使得後來楚莊王稱霸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