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陲霸主——秦(1 / 2)

正當中原各國以及南方的楚國為了霸主爭的頭破血流的時候,西方的一個國家卻悄然崛起了,這就是日後橫掃六合,結束春秋戰國大分裂時期的秦國。

但凡一個人或一個民族的起源都伴隨著各種或美麗,或神奇的傳說,秦也不例外。據說秦的祖先,是帝顓頊的後代子孫,名叫女脩。女脩織布時,燕子掉下卵,女脩吞了,生下兒子大業。這裏也反映了母係社會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現狀。與其他幾個王朝起源的傳說大同小異。大業娶少典的女兒,叫女華。女華生大費,大費跟隨禹平治水土。事情成功後,帝舜賜給禹黑色玉圭。禹受賜說:“不是靠我就能成功,還多虧大費的幫助。”帝舜說:“費呀,是你讚助禹取得成功,我要賜你黑色旗旒。你的後世子孫將繁多興旺。”因此把姚姓的美女賜給他為妻。大費拜受,幫助舜馴養鳥獸,鳥獸多被馴服,這就是柏翳。舜賜姓為贏氏,這也就是秦君主姓氏的由來。

大費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大廉,即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即費氏。費氏的玄孫叫費昌。其子孫有些住在中原之地,有些住在夷狄。費昌生當夏桀之時,當時夏桀殘暴不仁,早已失去人心,跟著他混,自然沒有什麼好果子吃,因此費昌就脫離了夏,去投奔了商湯,為湯駕車,並且在鳴條打敗了桀。大廉的玄孫叫孟戲、中衍,他們長著鳥的身子卻能說人話,這太稀奇了,當然在傳說時代人麵獸身也都是非常常見的,畢竟都是傳說,不必當真。帝太戊聽說,便卜問是否可讓中衍來駕車,卜的結果是吉,便召中衍來駕車並賜女為妻。從太戊以來,中衍的後代,世世輔佐殷國有功,所以贏姓中有不少顯名於世,終於成為諸侯。

中衍的玄孫叫中潏,住在西戎,保守西垂。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跑,父子都憑勇力臣事殷紂王。周武王伐紂,連同惡來一起殺死。當時蜚廉正為紂在北方采石,回去已無可複命,便在霍太山築壇報祭殷紂王,結果得一石棺,其銘文說:“上帝使處父幸免於殷亡之亂,賜給你石棺以光耀氏族。”?蜚廉死後便葬於霍太山。蜚廉還有一個兒子叫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有寵於周成王,他就是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擅長駕車而有寵於周穆王,周穆王得到赤驥、盜驪、驊騮、耳等駕車的駿馬,西去巡狩,樂而忘返。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穆王駕車,長驅疾馳,一日千裏,趕回周地來平定叛亂。穆王把趙城封給造父,造父一族從此稱為趙氏。從蜚廉生季勝傳五世到造父,開始另外住在趙城。趙衰就是他的後代。惡來革是蜚廉的兒子,早死。他有兒子叫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他們都因造父所受之寵,承趙城之名而姓趙氏。秦的先祖幾代都是因替君王駕車而得寵,看來他們很有駕車的天賦,還把這個天賦遺傳了下去。

非子莊在犬丘,喜好馬和各種牲畜,擅長養殖它們。秦的祖先都有駕車天賦,當然也就擅長養馬了,畢竟當時的車都是有馬來拉的,不喜歡不會養馬肯定是不行的。犬丘人把非子擅養馬告訴了周孝王,周孝王一聽也是很興奮啊,自己就缺這樣的人才,有了馬,軍隊的戰鬥力就能提高,這是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啊!孝王便召非子命他在汧水、渭水交會處掌管養馬,馬匹繁衍得很多。孝王想立非子為大駱的嫡子。但申侯之女為大駱的妻子,她生的兒子叫成,已立為嫡子。所以申侯對孝王說:“從前我們的祖先酈山之女,是戎胥軒的妻子,生了中潏,中潏由於親戚關係而歸附於周,保守西垂,西垂因此才和睦。現在我們又嫁女給大駱為妻,生下嫡子成。申人和大駱再次通婚,西戎全都歸順,您才得以為王。請您再三考慮。”孝王說:“從前伯翳為舜掌管牲畜,牲畜繁衍得很多,因此獲得封地,被賜姓為贏氏。現在他的後代又來為我養馬,我也要分封國土讓他作附庸。”把非子封在秦,讓他重新接續贏氏的祀統,號稱秦贏。但同時又不廢去申侯之女所生立為大駱嫡子者,以安撫西戎。周孝王還是很有辦法的,這樣做就不會違背宗法製,不至於引起動亂,也封賞了非子,令他感激自己,確實是一舉多得。但令孝王想不到的是幾百年後滅掉周的就是秦。

秦贏生秦侯。秦侯在位十年,死。秦侯生公伯。公伯在位三年,死。公伯生秦仲。

秦仲在位三年,周厲王無道,有些諸侯起來反叛。西戎也反叛王室,滅了住在犬丘的大駱之族。所以周宣王即位,便任命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結果西戎殺秦仲。秦仲在位二十三年,死於戎。留下五個兒子,其中年長的是莊公。周宣王便又召莊公五兄弟,給他們士兵七千人,讓他們征伐西戎,終於將西戎擊潰。周宣王把土地重新給予秦仲的後代,連同其祖先大駱的封地大丘在內,封他為西垂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