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戰52丙型99式2號20毫米機炮2(機翼內,每門炮備彈125發)和3式13.2毫米機槍3(機翼內2每挺備彈240發機頭處1備彈230發)
炸彈:
零戰52型30公斤炸彈2枚或60公斤炸彈2枚
零戰52甲型同上
零戰52乙型同上
零戰52丙型30公斤炸彈2枚或60公斤2枚或火箭彈4枚
副油箱:
零戰52型330升副油箱1(機身下)
零戰52甲型同上
零戰52乙型150升副油箱2(機翼下)
零戰52丙型同上
(七)A6M6零戰53型
日本海軍方麵當然很清楚零戰52型的弱點。事實上,為零戰加強動力的工作一直在進行中。在三菱重工為零戰52型加強火力和防護的同時,中島飛機公司也研製出了新型的榮31型發動機。榮31型發動機增加了水-甲醇噴射裝置,預計起飛功率將提高到1300馬力。換裝榮31型發動機的零戰被命名為A6M6零戰53型。除了換裝發動機以外,零戰53型還在機身後段改裝了容量為130升的自封油箱。
到1944年11月,中島飛機公司已經順利完成了榮31型發動機的試製工作,第一架原型機製造完成。而恰在此時,先是日本海軍航空隊已經裝備零戰52係列發生了多起飛行中螺旋槳脫落的事故。經過檢查表明原因是中島榮21發動機減速齒輪強度不夠。為此,除了需要為已有的零戰52型進行發動機補強以外,新型的榮31型也需要作出進一步測試。而此時美軍的攻勢已經直指菲律賓群島,日本海軍根本沒有精力進行新型零戰的全麵測試。因為這兩個原因,三菱重工已經完成的1號原型機的試飛工作就被耽誤了下來,交付部隊服役的仍然是動力不足的零戰52丙型。當最終榮31型發動機的試飛完成時,功率不足的榮全係列發動機已經停產,動力更強勁的“金星零戰”已經試製完成,戰爭已經臨近結束了。最終,零戰53型也沒有進入量產,隻有一架原型機問世。另外,零戰53型沒有投入實際量產性能不足也可能是一個原因。按照計算值,零戰53型將可以達到580公裏/小時的最大平飛速度。考慮到“金星零戰”的最大速度也沒有達到這個指標,而且榮31型發動機的性能也未能達標,顯然這種估計有些太樂觀了。
有些奇怪的事情是,在戰後公開的日本海軍關於零戰53型的使用說明書中,這種機型被稱為A6M6c零戰53丙,而A6M6a零戰53甲和A6M6b零戰53乙卻從來沒有出現過,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筆者隻能估計有可能是零戰53型也有一個逐步的改進過程,甲型和乙型在設計階段就已經被放棄,隻存在在繪圖板上,隻有最終實現了全部該進的丙型得以問世。由於戰爭後期美軍對三菱重工名古屋飛機製造廠的多次集中空襲,想必有大量的檔案資料化作紙灰,這個估計是否準確,零戰53甲型和乙型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就隻能留待日本國內更新的資料發現了。
A6M6零戰53型主要性能指標(估計)
型號名稱:A6M6零式艦載戰鬥機53型
翼展:11.00米
全長:9.121米
全高:3.57米
機翼麵積:21.30平方米
空重:215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3145公斤
動力:中島榮31型14缸風冷活塞發動機驅動一具住友漢密爾頓三葉定速螺旋槳,直徑3.05米
起飛功率:1300馬力,最大速度:580公裏/小時(高度6400米)
爬升性能:達到8000米高度需時9分53秒
實用升限:10300米
俯衝限製速度:740.8公裏/小時
航程:1520公裏(正常)或2190公裏+全速30分(帶副油箱)
武裝:99式2號20毫米機炮2(機翼內,每門炮備彈125發)和3式13.2毫米機槍3(機翼內2機頭處1,每挺機槍備彈240發)
炸彈:30公斤或60公斤炸彈2枚或火箭彈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