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零戰全家福(2)(1 / 3)

(六)A6M5零戰52型

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零戰神話開始一步步褪色。隨著盟軍不斷將飛行性能得到全麵改善的新型作戰飛機如F4U海盜和P-38閃電等機型投入實戰,隨著盟軍飛行員技戰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零戰原有的性能優勢已不複存在。相反,由於機體機構脆弱和缺少防彈裝甲、自封油箱等先天不足,大批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空戰老手陸續折戟沉沙。實戰結果表明,零式艦戰已經難以滿足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日本海軍急需得到全新的作戰飛機以替換開始趨於老化的零戰係列。無奈日本的航空工業底子並不厚,零戰的開發已經屬於超越實際能力的冒險一躍,戰爭爆發後進入研製階段的三菱17試艦戰(未來的艦戰烈風)和川西公司的“代稱1號局戰“的研製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眾多困難,距離實用化還遙遙無期,日本海軍不得不繼續依靠零戰這隻老戰鳥繼續支撐門麵。

三菱拿出來的答案就是零戰52型。作為零戰22型的改進型,零戰52型又糅合了零戰32型的一些特點。零戰52型的機翼像零戰32型一樣左右機翼各截短了50厘米但又保留了零戰22型的半圓形翼梢。機翼為全固定式的,翼梢上折段取消。

零戰52型的動力係統沿用了零戰22、32型的榮21型發動機。為了提高最大飛行速度,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們將榮21型發動機的排氣管由原有的集中排列式修改成單排列向後方噴射式,這樣發動機在驅動螺旋槳產生拉力的同時又可以提供一點的向後方的推力。通過這樣的改進,零戰52型的最大平飛速度比零戰22型又提高了20多公裏。在實際投產的零戰全係列中,零戰52型是速度最快的。

在零戰52型設計階段,零戰22甲型已經投入使用,所以零戰52型也采用了零戰22型的長炮管99-2型20毫米機炮。

零戰52型的生產從1943年8月開始。到1944年3月三菱公司轉產零戰52甲型時為止,共生產了747架。1943年11月,中島飛機公司也獲得授權生產零戰52型。到1944年10月轉產零戰52丙型時為止共生產了1600架。

A6M5a零戰52甲型

從1944年10月出廠的零戰52型的第748號機開始,三菱重工又對零戰52型做出了新的改進。改進後的型號被稱為零戰52甲型。零戰52甲型將機翼蒙皮加厚了0.2毫米以改善長期以來一直廣受詬病的零戰的俯衝速度。經過改進後,零戰52甲型的俯衝限製速度提高到了740.8公裏/小時。

零戰52甲型的另一個改進在武器上。左右機翼上的彈鼓供彈的99式2號3型20毫米機炮被彈鏈供彈的99式2號4型所取代。每門機炮的備彈量由100發增加到了125發。零戰52甲型在三菱公司共生產了390架。中島飛機公司所生產的1600架零戰52型中實際上也包括了零戰52甲型的數字,具體區分情況今天已經難以考證。

A6M5b零戰52乙型

為了進一步提高火力,在零戰52甲型的基礎上,三菱重工又將機頭右側的7.7毫米機槍取消,換成一挺13.2毫米3式航空機槍,配彈240發。改進後的型號被稱為A6M5b零戰52乙型艦載戰鬥機。

除了武器方麵的改進以外,零戰52乙型還將機頭正麵的擋風玻璃更換為45毫米厚的4層抗彈有機玻璃。馬馬虎虎的說,也算是有了點防彈設備,這在整個零戰係列中還是第一次。至於防彈裝甲、自封油箱,暫時還是欠奉。

在以往的各種型號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中,一直是機身中部掛架用於吊掛一個大型副油箱,機翼下可以吊掛兩枚小型炸彈。從零戰52乙型開始,修改成了左右機翼下也可各吊掛一個150升副油箱,騰出的機身中央空間可以用於吊掛一枚250公斤炸彈。當時日本海軍航空隊大量用於反艦作戰的99式250公斤炸彈內部裝藥56公斤,具備擊穿50毫米厚的裝甲甲板的能力,算是一件不錯的反艦武器。經過這樣的改進,零戰已經由純製空、防空用戰鬥機變身成了一架戰鬥轟炸機。至於這種改進到底是有利於對地攻擊、反艦作戰還是更適合用於“特攻作戰”,那就不是設計師們該考慮的問題了。至少設計師可以裝糊塗。零戰52乙型從1944年6月投產,到當年10月轉產零戰52丙型時為止,在5個月時間裏共生產了47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