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炮彈打撈記(1 / 2)

原來梅斯頓不小心掉進了巨大的望遠鏡的鏡筒裏!

這可是85米深的鏡筒!

貝爾法斯特驚慌失措地朝筒口跑去。

好在梅斯頓的鐵鉤子勾住了望遠鏡的一個伺距架,這才沒有摔得粉身碎骨。貝爾法斯特大喊救命,助手們跑了過來,出動了複滑車才把梅斯頓吊了上來。梅斯頓一出現在筒口,就急匆匆地問:“你是說那個該死的炮彈墜落了?”

“對,掉在太平洋了!”

一刻鍾後,這兩位科學家已經走下了落基山的山坡,兩天以後他們就和大炮俱樂部的朋友們來到了舊金山,一路上累死了五匹馬。

“他們還活著!”梅斯頓充滿信心地告訴眾人,“馬上打撈,越快越好。因為他們雖然有食物,可是空氣卻不多了!”

蘇斯奎哈那號遵守海軍部長的命令,回到目的地隨時待命,同時,梅斯頓派工程師到舊金山找人製造巨大的自動抓鬥,以及防水抗壓的潛水服,又把幾個製造壓縮空氣的機器裝在了蘇斯奎哈那號上。可是盡管設備如此完善,使用設備的科學家那麼有才能,但操作能否順利完成,誰也不知道。因為,要在海底6000多米的地方打撈炮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再說,即使它能夠被打撈上來,三位冒險家能否承受得住6000多米深的海水的壓力呢?

梅斯頓日日夜夜督促工人們加緊工作,而他也準備穿上潛水服,去看他那三位朋友的情況。

五天後,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全世界都在通過電線電纜交換電報,營救三位勇敢的人成了全球大事。拉纖的鏈條、空氣壓縮機和自動抓鬥都到位了,12月21日晚上8點,護航艦起航了,23日早上8點到達了出事地點,12點46分,打撈終於開始了。

首先要摸清炮彈在太平洋底的位置,探索海底的儀器是否得到了空氣供應,因為在6000多米的海底,水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機器斷裂了,後果不堪設想。

可梅斯頓和工程師根本不考慮這些危險,2點16分,他們到達了海底,可是,他們什麼也沒有看見!這裏沒有海洋動物,也沒有海洋植物,隻有一片貧瘠的沙丘,他們隻能看見很遠的黑暗的水層,炮彈杳無音訊。

他們搜遍了海底平原,梅斯頓大聲地呼喊著尼科爾、巴比康和米歇爾·阿當的名字,可是直到半夜,依然沒有巴比康他們的影子。

第二天,他們又換了一個地方,可依然沒有找到炮彈,接下來的幾天,依然如此。一直到了26號。至此,三位勇敢的人在炮彈裏關了26天了,說不定現在已經窒息了。

28日,艦長不能再堅持下去了,他不得不顧梅斯頓的請求,發出了返航的命令。

29日上午9點,蘇斯奎哈那號向東北方金山灣返航,上午10點,一個在三層帆橫木上觀察海麵的水手忽然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