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被詛咒的相遇(1 / 1)

“難道我們偏離了軌道?”米歇爾·阿當問,“這是為什麼呢?”

“我擔心大炮沒有瞄準,隻要一點小小的誤差就能把我們扔到月球引力圈外麵去。”尼科爾說。

“這一點用不著懷疑。一定另有原因,但我想不出到底為什麼。”巴比康緊鎖眉頭。

“難道是我們來遲了?”尼科爾問。

“嗯,可是我們的時間並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呀!”

“是不是速度太大了呢?”尼科爾說,“我們已經知道,初速比原來設想的大。”

“不,絕不是這樣的!”巴比康反駁道,“即使是速度太大,隻要炮彈方向正確,我們仍然會毫無阻礙地到達月球!一定是軌道發生了偏差,我們偏離軌道了!”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問題?”尼科爾繼續問道。

巴比康搖搖頭。

他們透過舷窗朝外望去,一直到晚上8點,這時,巴比康觀測認為他們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隻有不足2800公裏,他認為炮彈的速度是200米每秒,炮彈底部轉向了月球,直線運動很可能變為曲線運動。他們一直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是他們知道,炮彈不可能到達目的地了。

“我隻求能夠做到一件事,讓我們離月球再近一些,好讓我們窺探月球的秘密!”

米歇爾·阿當說。

“嘿,這個使我們偏離軌道的原因,真應該被詛咒!”

尼科爾大聲說。

“被詛咒!”巴比康忽然靈光一現,“應該被詛咒的是我們在半路上遇到的那顆火流星!它的體積太龐大,於是引力影響到了我們的方向!”

“那個影響應該很小吧?”尼科爾說。

“可是就算再小,對於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來說,已經足以讓我們不能擊中月球!”巴比康說。

哎,一個大膽的科學實驗,竟然因為一件意外的小事流產了。

他們再也不能到達月球了。再過幾天,空氣就要用完了,他們三個會被炮彈送到哪裏去呢?或者,就在這顆不知所終的炮彈裏窒息而死?不過,這三個人無所畏懼,他們把這幾天當成幾個世紀,把時間都花在觀測他們再也沒有希望到達的月球上。

偶爾,炮彈的傾斜度讓米歇爾·阿當還抱有一絲降落的希望,但巴比康卻毫不留情地告訴他:“不,向心力使我們受到月球引力的影響,可離心力又強迫我們離開月球,所以我們不會降落在月球上的。”

他的話驅散了米歇爾·阿當的最後一線希望。

5日晚上到了,如果不是那顆討厭的火流星,他們已經在月球上著陸了。這一天晚上,他們誰也沒有休息,他們離這個新世界這樣近,誰還能閉上眼睛呢?他們自信地觀測著,記錄著。

0時30分,巴比康估計他們和月球表麵的距離約莫1400公裏,這個距離比地球的半徑小一些,隨著他們向北極前進,距離可能還要縮小,炮彈已經越過了赤道。事實上,此次旅行所帶的望遠鏡可以把1400公裏的距離縮短為14公裏,巴比康拿著望遠鏡,能夠看到地球上的天文家無法看到的詳細情況。

“朋友們,我不知道我們究竟要落到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還能夠再看到地球,但是我們現在應該拋開一切憂慮工作,我們是天文學家,這顆炮彈就是天文台的空間觀測站。讓我們工作吧。”巴比康平靜地說道。

他們看到了雲海,看到了哥白尼山,看到許多環形山、火山、風暴海,還看到哥白尼山高峰上有許多長長的光束照在平原上,光束寬度達到30公裏,非常神奇,還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顏色,他們還對許多山脈一一進行了測量。

淩晨2時30分,炮彈穿過了30度緯線,離月球表麵的實際距離是1000公裏,現在看來,炮彈永遠不可能在月球上著陸了,它的速度相對降低,巴比康主席難以理解,在這個距離上,必須具有相當大的速度才能抗得住月球的吸引力呀,誰也無法解釋這個現象,他們也沒時間研究這個問題,他們正在不放過任何細節地研究月亮呢。

米歇爾·阿當也在巴比康身邊進行觀測。忽然,他發現有幾根很長的白色線條,被直射的太陽光照得非常明亮,這是許多明亮的溝,和剛才看到的哥白尼山的光束完全不同,線條都保持平行。

“你們看,耕地!”米歇爾·阿當叫嚷起來。

夢想成真

泰瑟槍的構想

凡爾納最喜歡的設想主題便是交通工具,他也會描述並不存在的武器。如《海底兩萬裏》中,他形象地描述了一種能夠傳遞強電震動的槍,很像泰瑟槍的“電子控製裝置”。電流以較高的張力被壓縮,輕微的搖晃便會放電,接觸到的動物無論多強大也會瞬間斃命。“凡爾納很明白這些新發明的軍事與政治潛力,然而他並不相信當代社會會公正的使用他設想的發明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