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踞邊的大軍在南北兩麵夾擊之下,大潰。而軍中最有戰鬥力的原先鋒軍本就損失過半,另一路連將軍卻心懷鬼胎遲遲不肯正麵迎敵,導致敵軍直接殺到中軍大帳,段天寶老將軍身故後,連家軍再想反撲,卻已回天無力,被打得全軍覆沒。
虧得皇甫飛明與皇甫雲鶴在軍中力挽狂瀾,沒有讓大軍全部被殲,帶著剩餘的十數萬人逃進山中。
而大戰之初,慕之楓就曾提醒過段天寶,不要孤注一擲,把全部兵力都壓在邊境,不如在身後的江險再設一道屏障。可段老將軍卻恐皇帝責罰,一意要拒敵於國境之外。而他麾下的三路軍他調動起來卻又十分困難。那連家軍即不肯迎戰,又怕段天寶獲全功,一場拉鋸下來,先機盡失。
南臨殺入中原的那一支軍隊,更是簡直暢通無阻,幾乎沒遇到什麼大宗抵抗就殺到了皇城腳下,所過州縣大半直接開城放行。因這些州縣大多沒有經曆過戰火,對戰爭早已淡漠到沒有認識,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都選擇了開城放行。
而等邊防城破,段天寶戰死後,南臨餘下的大軍更是如猛虎下山,一路向北增援先頭部隊而去。
幸虧中途被皇甫飛明攔在江邊,與之殊死一戰。但畢竟皇甫飛明帶領的本就是殘軍,還是沒能將敵人擋住。當然南臨人雖僥幸過江,還是損失慘重。
如今皇甫飛明已率軍,一路向北解皇城之圍,且一路之上不斷遊說各地州縣,向他們闡明縱虎之禍,一路上也不斷有州縣武裝加入大軍,這支隊伍倒擴大了不少。故爾他又派了另一路軍隊去奇襲邊城,若能奪下邊境三城,深入玉梁的南臨大軍便如關門打狗,這樣也許玉梁還有轉機。
沒想到他的辦法倒是生了交,南臨人以為玉梁已徹底潰敗,邊境竟沒留下我少守軍,大部分力量都北上攻打皇城去了。倒被皇甫飛明的奇襲軍全殲於邊境三城。
一時之間,兩國戰勢便陷入這樣的僵持階段。南臨無兵可派,無力奪下邊境三城。而皇甫飛明死守邊境,一副要關門打狗的勢頭。可其實他派去解皇城之圍的軍隊又無法與南臨圍城之軍相較,人數懸殊。
而南臨的軍糧已見底,如果他們沿途搶糧,那玉梁境內多數州縣就會起兵反抗,到時候人人皆兵,南臨的人數優勢便沒了。
這種僵持狀態已維持了一個月,皇甫雲鶴留在這裏,一邊在尋找慕之楓,一邊伺機與皇甫飛明聯動。說實話他們做了最壞的打算,皇城如被攻破。他與皇甫飛明會重新扯起大旗,他以儲君之名登基,號召玉梁全境軍民反抗南臨。
而他現在所率的隊伍中,大多是貴族子弟兵。這一舉也不過是想讓玉梁的官員們不要灰心,他們多數的子弟還飄流在外與南臨作戰,隻有這樣的消息才能讓他們繼續振奮,與皇帝一心,守住皇城。